科学家利用引力透镜发现系外行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家利用引力透镜发现系外行星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科学家利用引力透镜发现系外行星 来源于:环球科学 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对恒星OGLE-2005-BLG-169进行了 观测,发现其周围存在一颗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哈勃望远镜和凯克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发现,恒星OGLE-2005-BLG-169质量接 近太阳的70%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发现系外行星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凌日法 是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方法,比如开普勒探测器上的观测原理。目前美国宇航 局的科学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镜的方法寻找系外行星,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 和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对恒星OGLE-2005-BLG-169进行了观测,发现其周围存 在一颗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这是微引力透镜技术的又一个发现案例。这一 发现打开了一个新的时空,即在恒星周围更大的轨道半径上发现行星。 目前我们发现的系外行星轨道半径都很小,公转周期仅为数天、甚至是数 个小时,在木星和土星这样的轨道半径上,鲜有系外行星被观测到。发现此类 行星可能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微引力透镜法。哈勃望远镜和凯克天文台的 联合观测发现,这颗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轨道半径较大,距离主恒星接近6亿 公里,属于轨道周期较长的系外行星。科学家发现,如果不使用微引力透镜技 术,我们很难发现轨道周期较长的系外行星,温度更低的系外行星也无法被观 测到。 恒星OGLE-2005-BLG-169属于光学引力透镜实验框架下的观测目标,由早期 微引力透镜技术发现,其工作原理为行星通过背景恒星时,会使恒星光线发生 扭曲,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系外行星的踪迹,并且计算出它的基本参数。哈 勃望远镜和凯克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发现,恒星OGLE-2005-BLG-169质量接近太阳 的70%,探测到的引力透镜信号是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一颗特定的恒星,要 想让行星的透镜信号与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可能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因此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微引力透镜技术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较少,不及凌日法的观 测成果。事实上,微透镜是一个强大的工具,能够发现大多数望远镜无法观测 到的系外行星,凯克天文台的科学家维吉尼-巴蒂斯塔认为,微引力透镜可以发 现长周期系外行星,并且确定它们的属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颗系外行星 可能是一颗失败的恒星。 原文链接:/a005275.htm 本文由程序自动生成,格式和排版可能和原网页有不一样的地方,如需查 看原版内容,请点击此处访问本文的WEB版本,也可以直接用手机扫描下方 的二维码,会自动跳转到当前网页的手机版本 您可能还会对以下文章感兴趣(随机显示) 01、 在微电子器件中直接合成石墨烯 02、 越是聚精会神,就越记不住:动用意志力会暂时削弱记忆功能 03、 可大可小的细胞核大门 04、 搜寻地外生命不能只盯着“宜居带” 05、 “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进入巡航状态 06、 是什么让人类大脑与众不同 07、 为什么专注眼前事,就不闻耳边声呢? 08、 挡住太阳,就能阻挡全球变暖? 09、 2015梅斯医学移动医疗创新大赛 10、 没有蚊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11、 家有特“困”生:高中上课太早啦! 12、 物种灭绝倒计时——北美旅鸽 13、 以蚊治蚊,消灭偷渡来的新品种蚊子 14、 首届“亚洲生物医学未来领袖大赛”复赛名单 15、 早期太阳系可能还有第五个巨行星 16、 解读2015诺贝尔化学奖:没有DNA修复机制,我们每天要突变百万次 17、 天文学家找到了传说中的第一代恒星 18、 套马索的秘密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