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腹部检查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版)腹部检查课件

一、腹部的范围 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和腹腔脏器。 顶部:膈肌 底部:经耻骨联合上缘和骶骨胛的 横面 四周:腹壁 中间:腹腔 二、基本检查方法 视、听、叩、触 三、体表标志 四、腹部分区 1、九分区法 2、四分区法 3、七分区法 与九分区法相近,即在九区法基础 上,将两侧腹部的三区改为通过脐 有水平线分成上下两区。 五、腹部视诊 基本知识点 1、病人体位:仰卧位 2、条件:充分暴露全腹,光线充足、柔和。 3、医生位置:立于患者右侧 4、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腹部外形、腹壁皮肤、 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脐部有无异常、有无蠕动波及上腹部搏动等。 视诊内容 腹部外形、腹壁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脐部有无异常、有无蠕动波及上腹部搏动等。 (一)腹部外形 正常腹部外形: 异常外形 1、腹部普遍膨隆:可由腹腔积液、胃肠胀气、巨大腹块、妊娠、肥胖等所致。 (1)腹腔积液: (2)胃肠胀气:明显时腹部呈球形、转动体位时形状不变,见于肠梗阻、中毒性肠麻痹。 (3)巨大腹块 (4)其他 局部膨隆 (1)上腹部膨隆;见于幽门梗阻、胃癌、肝癌、胰腺囊肿等。 (2)右上腹部膨隆;见于肝脓肿、肝肿瘤、淤血性肝大和胆囊积液等。 (3)左上腹部膨隆;见于脾大,肝硬化、慢性白血病等。 (4)侧腹部膨隆;见于患侧多囊肾、巨大肾盂积水或积脓、巨大肾上腺瘤等。 (5)下腹部膨隆;见于子宫肌瘤、妊娠子宫、尿潴留等。 (6)右下腹部膨隆;见于回盲部结核或肿瘤、阑尾周围脓肿等。 (7)左下腹部膨隆;见于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癌等。 普遍凹陷 见于极度消瘦或严重脱水者,全腹呈舟状腹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初期,由于腹肌痉挛性收缩,有时亦可见腹部普遍凹陷。 局部凹陷 多见于腹部瘢痕收缩。 还可见于膈肌麻痹、气管狭窄,由于阻碍空气进入肺内,吸气时也可见腹部凹陷。 (二)腹壁皮肤 检查腹壁皮肤时,除应注意有无发红、苍白、黄染、脱水或水肿外,同时还应注意: (1)色素: 色素 左侧腹部皮肤呈蓝色——血液经腹膜后渗至皮下所致,见于SAP。 脐周发蓝——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Cullen征,见于SAP。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妊娠 (2)腹纹 妊娠——浅蓝色,后转白色 皮质醇增多——紫纹 肥胖——白纹 (3)皮疹 伤寒——玫瑰疹 猩红热——充血性皮疹 发疹性传染病的皮疹各有特点 (4)瘢痕 多为手术、皮肤感染或外伤所致 手术瘢痕应询问原因 (5)疝 腹部疝分为腹内疝和腹外疝(多见) (6)弹性 弹性差:消瘦老年人、脱水 (三)呼吸运动 正常 男性及儿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胸式呼吸为主 (四)腹壁静脉 正常:不见或隐约可见 (五)脐部 (六)蠕动波 *正常人:无 (七)上腹部搏动 *大多由于腹主动脉搏动传导而来,可见于消瘦者。 *腹主动脉或其分支的动脉瘤及右心室肥大等。 *三尖瓣关闭不全——由于肝脏扩张性搏动所致。 第三节 触诊 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体位 手法:浅触诊、深触诊 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波动感、肿块及肝、胆囊、脾、胰、肾重要脏器。 腹部触诊的常用方法 (一)腹壁紧张度 正常:有一定的紧张度,触之柔软——腹壁柔软 (1)、腹壁紧张度增加 *腹部饱满—腹内容物增加,张力升高,无痉挛。如腹水、气腹。 *板状腹— 腹膜刺激而引起肌痉挛,肌张力升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腹壁紧张度减低:多为腹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所致。 产后、年老、消瘦、大量腹水 (二)压痛和反跳痛 *正常:不痛。重压时可有压迫感 *压痛(tenderness)—按压逐渐加深即发生疼痛而称之。出现疼痛的部位常为病变所在。 *特殊:心梗、胸膜炎、肺下部炎症或肋间神经痛——可出现腹痛。 *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点。 *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 临床意义 1、胆囊点:右侧腹 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 处。 2、阑尾点:右髂前上棘至脐部连线有外1/3与内1/3交界处,亦称为McBurney点。 (三)波动感:见于中等量以上腹水的患者。 液波震颤 (四)肿块 常由某些实质性脏器(如肝、脾)增大或扩大的空腔性内脏(如胆囊)、肿瘤、囊肿、炎性组织或增大的淋巴结等引起。 注意点:属何种脏器或组织、炎症性或非炎症性、实性或囊性、良性或恶性、在腹壁上或腹腔内等。 注意点 1、部位 2、大小 3、形态 4、质地与硬度 5、压痛 6、活动度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