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题(十一)》学苑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江南经济文史 1 湖 股份公司 91 道 经济中的第三产业 120 资金融通 121 产权 123 马歇尔计划 127 荷兰经济发展奇迹 的秘密 128 日本企业的 品质革命 129 贸易金融 131 抵押贷款 132 银行呆帐准备金 133 商业汇票 134 贴现和再贴现 136 信托 137 汇率制度 139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41 国际贸易分类 143 通关手续 144 国际经济组织 145 欧洲共同体 150 七十七国集团 151 著名经济人物 154 亚当 1 经济专题(十一) 江南经济文史 “湖广熟,天下足”释义 “湖广熟,天下足”首见于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 要》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 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清乾隆时还有过 “湖南熟,天下足”的说法。当时包括长沙在内的整个 湘北地区已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 宋元时期,湖南的粮食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全国 粮食产销中心仍在江浙一带,民间流传有“苏湖熟,天 下足”的谚语。到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成为全 国棉纺织业中心,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 输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遂演变为“湖广熟,天 下足”的谚语,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增长。明 代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1429年(宣德四年), “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 石于淮安仓”。1472 年(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 共400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324万多石, 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 地供应,如安徽的徽州粮食“大半取于江西、湖广稻以 足食用也”。 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 条件。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 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1371 2 经济专题(十一) 年(洪武四年)国都南京的人口达20万人。据明嘉靖《长 沙府志》载,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长沙府的人口达 50.9l 万人,这在当时是个可观的数字。清代前期,全 国人口增长幅度更大,从1741-1790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