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佛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时佛塔

中国古代城市、城防建筑 与著名的楼阁、古桥2 著名的楼阁 楼指两层以上的房屋,在战国晚期已出现。阁是我国传统楼房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名士便将登楼阁、览胜景、吟诗作赋、抒情遣怀视为一项高雅的活动。 (一)黄鹤楼 (二)岳阳楼 (三)滕王阁 (一)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其名最早出现在《南齐书》上。唐代黄鹤楼“高耸巍峨”,极为雄伟;今天重建的黄鹤楼,总高 5l.4米,高 5层,体量之大超过了历代旧楼。新楼层面全部采用黄瓦,是为了附会“黄鹤之意”。 新楼五层大厅分别设计了五个主题:一楼表现“神话”;二楼表现“历史”;三楼表现“人文”四楼表现“传统”;五楼表现“哲理”。 (二)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古城上。岳阳楼之名起源于唐肃宗时。后至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范仲淹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词采飞动,议论纵横,不仅写出了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的巴陵胜状,而且写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风貌。 滕子京请大书法家苏舜钦写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由邵竦sǒng篆刻。人们把滕修楼、范作记、苏手书、邵篆刻,称为“天下四绝”,并竖了“四绝碑”,至今碑石完好。 (三)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西侧,建于唐朝。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出任洪州都督,耗资巨万,营造城阁,故取名为滕王阁。滕王阁载誉古今,是与王勃《滕王阁序》分不开的。 四、著名的古桥 桥梁,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中国古桥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为了解决水陆交通问题,就开始建造桥梁。以后,随着工程技术的提高,古代工匠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结构、材料和造型的桥梁。 (一)安济桥 (二)苏州宝带桥 (三)卢沟桥 (四)程阳永济桥 (一)安济桥 安济桥横跨在河北赵县城南河上,建于隋开皇至大业年间(590--608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 桥身为单拱,弧形,桥拱肩敞开,拱身两端各建两个小拱,即敞肩拱,开创了桥梁的新类型,是世界桥梁工程中的首创,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敞肩桥。它即减轻了桥身自重,省工省料;又有利于洪水的渲泄,减少洪水对石桥的冲击。 (二)苏州宝带桥 苏州宝带桥位于苏州吴县境内。建于唐代(816~819年)。 是座孔数最多的连拱石桥,长318米多,宽4.1米,共53个孔。桥沿运河岸,跨越澹[dàn]河,为纤道桥,因此桥栏不设栏板。桥处两河交汇处,水面浩淼,长虹卧波,极富水乡风光特色。 串月 瑶台失落凤头钗, 玉带卧水映碧苔, 待到中秋明月夜, 五十三孔照影来。 (三)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明、清两代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茸、重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此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自卫战争从此开始。 (四)程阳永济桥 又名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州林溪乡。建于1916年。长76米,宽3.7米,木石结构,五个石砌的桥墩上建有侗族风格的楼亭五座。 整座桥梁用大木凿榫sǔn接合,大小木条,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一丝不差,结构精密,优美壮观,是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 课后思考题 何为岳阳楼的四绝? 卢沟桥、永济桥、宝带桥、安济桥分为位于哪些地方? 黄鹤楼五层大厅分别设计了五个主题,其中三楼和四楼表现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中国佛塔 佛塔的起源、别称及概念 起源:中国佛塔起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随佛教传入中国。 别称:梵语称stupa ,即“邃堵波”,又译作浮图、佛图、浮屠等。 概念:佛塔是佛教用来供放僧侣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 印度佛塔,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窣堵波”; 一类是“塔庙”,也称“支提”。 佛教徒曾用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等装饰,且里面还藏有舍利等宝物,因此也称为“宝塔”。 二、佛塔传入中国 楼阁式塔,成为中国塔的主流,最能代表中国塔的特色。 佛塔的位置,也逐渐发生变化。早期佛塔是寺院的中心,唐以后佛塔则建在寺旁、寺后或远离寺院的山顶沟畔。 早期多为木构塔,南北朝出现砖石塔;唐末五代开始用金属铸塔。宋代流行琉璃塔,明清时期出现金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 楼阁式塔,利于登高眺望、了解敌情、导航引渡;大多数佛塔成为一种艺术观赏对象;镇压妖邪或水患。 三、佛塔的结构 佛塔通常是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部分构成。 地宫多在佛塔正中的地下,采用陵墓地宫、墓穴的方式,大多是用砖石砌成的地下室。 塔基,即佛塔的台基,是全塔的下部基础。 早期塔基一般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