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说文绪论
第一章 《说文解字》绪论 教学要求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阅读《说文》前首先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说文解字》的作者、内容、价值及其局限。 重点:《说文》的内容、价值 难点:《说文》的局限 学时:6 第一节 引言 一、谁创造了文字 ? 劳动创造了语言。 文字也是由劳动产生的,而且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文字以语言为基础,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它和语言一样,也不属于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同是没有阶级性的社会现象。 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音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有音能读。 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代文字 从远古到秦代,约有三种不同的字体。 一是古文,为周以前字体之名; 二是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定。他著有《大篆》十五篇,和古文有些不同,也称籀文。 三是小篆,相传为秦相李斯所定,由大篆省改而成。 过去学者们所能考见的古文,除保存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和魏代《三体石经》中的一部分外,便以殷周铜器上面的刻辞为大宗。 1899年殷墟出土“甲骨文”,这是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字。 现存的甲骨文字和铜器刻辞——古文 石鼓是秦物(指周末的秦国),已成定论。但其书体确是未变成小篆以前的字形,属于大篆的范畴。 秦代石刻,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许慎《说文解字》——小篆 三、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代字书 秦代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 汉兴,闾里书师又曾合此三书,并为《仓颉篇》。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李长作《元尚篇》;平帝时,扬雄作《训纂篇》。 ——识字的课本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在中国文字学史上第一次出现按照字形的结构加以部勒区分的新的字典编述形式。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叙篇注》中,便称颂它说:“此千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若网在纲,如裘挈领,讨原以纳流,执要以说详。与《史籀篇》、《仓颉篇》、《凡将篇》乱杂无章之体例,不可以道里计。” 晋代吕忱的《字林》, “亦五百四十部,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诸部皆依《说文》,《说文》所无者,皆吕忱所益”。 梁代顾野王的《玉篇》,体效《说文》,共三十卷。在540部的基础上,有所增删合并,定为542部,收字16917 。 宋代的《类编》,明代的《字汇》,清代的《康熙字典》。 四、如何理解古人提出的“六书”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周代掌管教育的官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贵族子弟)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 郑众《周礼·保氏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 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王筠《说文释例》:“六书之名,后贤所定,非古人先定此例而后造字”。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见《说文解字·叙》) 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指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故文统象形、指事二体。字者,孳乳而寖多也,合数字以成一字者皆是,即会意、形声二体也。四者为经,造字之本也;转注、假借为纬,用字之法也。” 第二节 《说文解字》简介 一、《说文解字》的作者 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二、《说文解字》的基本内容 《说文解字·叙》曰:“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情。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谕。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 ①分别部居;②据六书分析字体;③搜集训诂,博采通人;④明字音;⑤采古籀。 《说文》收正字9353个,重文1163个,解说133441个字。保存了战国、秦、汉间的古文字。全书分为十四卷,连同叙目共十五卷。宋人徐铉在校定时,因嫌篇帙繁重而将每卷分成上下二卷。 《说文》的正字即小篆,重文(即异体字)包括古文、籀文、或体、秦石刻、今文奇字、俗字等。 三、《说文解字》的价值 (一)确立了六书理论 《说文·叙》:“其铭即前代之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1987》知识培训.pptx VIP
-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 VIP
- 《观沧海》国家级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中医护理之方药及用药护理ppt.pptx
- 2025年新教材培训.pptx VIP
- 电工基础(完整版).ppt VIP
- 烹饪英语交流课件集.ppt VIP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件全套 第1--5章 概述---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解析.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第5课时》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