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注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书注解课件

古书的注解;一、古书的注解 古书注解可分为古人注和今人注两类: 古人注——清代及之前的注释,用文言文写成,有一定的体例。 今人注——用现代汉语白话文写成,较为通俗。 对古书注解工作,一般又称做为“训诂”。训,就是解释疏通;诂,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二、古注对阅读古书的作用 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 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 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 读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 ;;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出现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书。 是秦汉间人对先秦及西汉训诂加以总结汇编而成的训诂专书。 今传十九篇。;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十三经;(2)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融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 郑 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高 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 《楚辞章句》;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这个时期,除了经部书外,还出现了大量有关史部、子部、集部的训诂专著以及佛经的音义。如: 史部方面:“《史记》三家注”:张守节《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 、 裴骃《史记集解》。 颜师古 《汉书集注》、裴松之《三国志注》;子部: [魏]王 弼 《老子注》 [西晋]郭 象 《庄子注》 [唐]杨 倞 《荀子注》 [唐]尹知章 《管子注》;集部: 晋郭璞《楚辞注》 唐李善 《文选注》;疏:不仅解释经文,而且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也叫正义。 如:唐初,由孔颖达等纂集成的 《五经正义》 ,凡一百八十卷。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邢昺:《尔雅义疏》、《论语正义》、《孝经正义》 朱 熹 :《四书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5、注释的复兴鼎盛——清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重从材料出发,利用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方法上更为科学,解决了许多古书中的疑难问题。;乾嘉学派:中国清代以考据为内容特征的学术流派,尤以乾隆、嘉庆年间的研究最为辉煌,又称汉学、朴学、考据学派。;(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高邮二王: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传释词》。 ;;(一)传注体——传;(一)传注体——注;(一)传注体——笺;毛亨传;(二)义疏体;义疏体-释例;附:《十三经注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三)章句体;章句体-释例;(四)集解体;(五)补注体;(六)音义体;; (一)解释字词含义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赵注:“时谓草木零落之时。” 《礼记·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郑注:“不食,谓不垦耕。”; 《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注:“勇士,义勇者也。元,首也。” 《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人皆涉,我友未至,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