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5章 国际贸易均衡与利益格局课件.ppt

国际贸易第5章 国际贸易均衡与利益格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第5章 国际贸易均衡与利益格局课件

第5讲 国际贸易的均衡与利益格局;5.1 国际贸易的均衡与贸易条件;5.1.2 贸易条件的确定 1.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TOT),又称贸易比价,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到多少单位外国商品的数量,也就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国际交换比价。 通常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和衡量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其公式为: TOT=Px/ Pm 其中,Px为出口价格指数,Pm为进口价格指数。 ;通常把贸易条件分为以下几种: (1)商品贸易条件 商品贸易条件(Commodity Terms of Trade),通常又称净贸易条件(Net Terms of Trade)、纯易货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它等于一个国家出口价格指数(Px)与进口价格指数(Pm)之比,表示每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若我们用NBTT表示商品贸易条件,则有计算公式:NBTT= Px/ Pm; (2)收入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Income Terms of Trade),也称购买力贸易条件,是在商品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又多考虑了出口数量指数Qx。用ITT来表示收入贸易条件,则有计算公式: ITT= (Px/ Pm) ×Qx; (3)单要素贸易条件 单要素贸易条件(Single Factoral Terms of Trade),是用商品贸易条件乘以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Vx。若用SFTT表示单要素贸易条件,则有计算公式: SFTT =(Px/ Pm) ×Vx; (4)双要素贸易条件 双要素贸易条件(Double Factoral Terms of Trade),把一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劳动生产率(即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Vm)的变化纳入到单项要素贸易条件中。若用DFTT表示双要素贸易条件,则: DFTT=(Px/ Pm) ×(Vx/Vm); 2. 均衡贸易条件的确定 (1)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一项国际贸易活动所获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两国贸易交换比率之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同时,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的分配则取决于具体的交换比率,即实际贸易条件越靠近对方的国内交换比率,自己获取的利益份额就越大;反之则越小。;(2)阿尔弗里德·马歇尔的提供曲线;5.2 国际贸易利益的总体分析;5.2.2 国际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1.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都是经济主体的主观评价,反映了其对特定经济行为的心理满足程度。 ;图5.9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席玫瞎袋夕饶力瞅诚缎簿抉星郝椅趁慕歇妆整捡空个郎毖牟休蕴羡烂扮唇国际贸易第5章 国际贸易均衡与利益格局课件国际贸易第5章 国际贸易均衡与利益格局课件; 2. 出口国的国际贸易利益 消费者的剩余减少了面积f的数量。 生产者获得的剩余由贸易前的i增加了(f+g)的数量 。 出口国的净剩余增加了面积g的数量,出口国整体获益 。; 3. 贸易给进口国带来的利益得失 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 生产者获得的剩余也随之减少,其减少量为面积a表示的数量 进口国消费者获益增加的数量(a+b+d)超过了生产者损失下降的数量a,因而进口国从整体上也是获益的。; 4. 贸易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出口国还是对于进口国来说开展贸易都是有利的。总的来看,世界福利的增加可以用(b+d+g)的面积来表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开展提高了世界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整个世界的福利得到了提高。;5.3 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的影响;5.3.1 贸易对要素收入的短期影响 假定一国是劳动相对丰裕而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该国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发生国际贸易后,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将上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会下降。不同部门的要素收入将发生如下变化: 劳动密集型部门: W r(上升)= Pr (上升)× MPL (不变); R r(上升)= Pr (上升)× MPK (不变) 资本密集型部门: W s(下降)= Ps (下降)× MPL (不变); R s(下降)= Ps (下降)× MPK (不变);5.3.2 贸易对要素收入的长期影响 长期来看,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厂商可以对生产结构和规模进行完全的调整,因而要素可以实现在不同部门的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流动使整个经济对于劳动的需求相对过剩,而资本的需求相对不足。在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作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