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注解-ppt讲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书注解-ppt讲解课件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注解的重要性;;;《 说文》:“豔,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3)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3、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二、古注的源流与发展 1、古注的源流 古注之源,可追溯到先秦:先秦著作中多有注释杂夹文中。 如: (1)《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2)《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2)古注的兴盛——两汉 特点: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本期古注的重要学者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 融 注 《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 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 《楚辞章句》;(3)古注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特点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邢 昺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 奭 《孟子疏》 ;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杨 倞 《荀子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颜师古 《汉书集注》 (4)古注的中落——宋、元、明 特点: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近代) 三、古注的体例和内容 (一)古注的体例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经文的文义。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一般是先释字句,后明经旨。如汉代毛享的《毛诗诂训传》(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 ; 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意思是古代经书意义难懂,需要训解才通晓,象水道阻塞,必灌注而后畅通。“注”的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因为作注的人多,注便成为了通称。 笺:《说文》:“笺,表识书也。”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本指读书时有所领会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释的一种。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 汉代注释家在注解先秦文献时,多用传注这种体例。 ;;;;;四、古注的名称、术语?; 1、曰、为、谓之——被释词一般放在后面,可译作“叫”、“叫做”等。 ;3、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相当于“……的样子”。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6、读为、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8、如字——凡一字有数音者,其本音下注如字,表示读本音,不须破读。表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个字(词)要读本音。 《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 《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9、“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 ;10、“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