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地记者范长江见证台儿庄大战
战地记者范长江见证台儿庄大战范长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新闻界可谓如雷贯耳。然而,在台儿庄大战期间,他亲赴战场采访的往事却鲜为人知。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外记者数十人陆续到前线采访。中国记者有《大公报》范长江、《新华日报》陆诒、《星光日报》赵家欣、中央社特派员曹聚仁夫妇等20多人,外国记者有苏联塔斯社记者谷礼宾斯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西博尔德·希蒂尔、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胡守愚等。他们在台儿庄大战中出生入死、深入战争第一线,到战事最激烈的地区采访,通过报道、评论、照片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国军队英勇抗战和中国人民踊跃支前的事迹。他们见证了台儿庄大战的悲壮和激烈。
阵前谒见李宗仁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范长江致开幕词,邵力子、于右任、沈钧儒和国际友人爱泼斯坦讲话,勉励青年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力求进步,担负起抗敌救亡的任务。会后,范长江、陆诒等一批记者相继北上,经郑州、开封,前往徐州。4月4日,范长江、陆诒抵达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部。5日,范长江和陆诒在徐州谒见了李宗仁。李宗仁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台儿庄大战的主要指挥者。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著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
李宗仁告诉范长江:几天来台儿庄战场战况甚急,孙连仲部队正面驻守,伤亡惨重。李宗仁在谈起抗战的前途和决心时说:“日本整个的对华作战计划,以一个根本的假定作基础,即是中国必降。因此,他们计划的兵力、作战方案,都是在速战速决之原则下。然而,我们不但不屈服,我们决心坚强抗战到底,不胜不停,这一下日本手忙脚乱了。日本的政略可以说完全失败,战略也自然失了根据。所以我们自今天以后,处处强硬,无一时无一地不是日本意外的困难,不管每一战斗的结果怎样,原则上都是日本失败了。”
由此可以看出,李宗仁对台儿庄大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范长江在《李宗仁纵谈抗战前途》的通讯中写道:“转危为安者,实由于李宗仁先生之坚定与从容。”
台儿庄战地采访
1938年4月6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当时在前线的记者只有范长江和陆诒两人。范长江、陆诒抵达孙连仲司令部,采访了孙连仲。在1978年孙连仲对台儿庄大战的回忆录中说:“台儿庄大战时,新闻记者群来访问我。我拂晓反攻,正面第三十师,右边第二十七师,到下午二三点钟还没有消息,我请记者们去睡觉,独范长江不睡,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结果他抢到最早反攻胜利的消息,发往汉口,大公报因此而发了号外。”
4月6日下午,范长江、陆诒两人又骑马抵达离台儿庄前线仅3里地的一个小村庄——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的指挥所。池峰城是台儿庄大战的主将,半个月无休息的苦战,使他的头发和胡子都长得很长,虽然已经几个昼夜未合眼,嗓音沙哑,身体极度疲劳,但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心中仍异常兴奋。范长江、陆诒和池峰城3人从韩佛寺乘坐手摇车沿临台支线铁路向台儿庄进发,铁路两边的麦地里到处都是炮弹炸开的弹坑。当手摇车到达台儿庄南站附近时,地上弹坑不计其数,火车站的三层洋楼已经被敌人的炮弹击落一层。下车后,日军的1架侦察机、3架轰炸机出现在南站上空。在池峰城的引领下,他们3人在车站北段的地下室洞口躲避,随后又沿着交通壕向运河边前进。在交通壕的尽头,乜子彬旅长向池峰城报告了最新战况。接着,他们3人走出交通壕迅速通过运河浮桥进入台儿庄西门。从池峰城的指挥所到达台儿庄西门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范长江在《慰问台儿庄》一文中用“炸裂了的土地”来描述战争的激烈。
范长江一行从西门进入台儿庄内,看到满街瓦砾、沙土、破纸、烂衣、倒壁、塌墙……所有房屋,无不壁穿顶破,箱柜残败,空无一人,福音堂彻底毁于日军密集的炮火之中。在唯一完整的房屋中,范长江等人见到了诸多的战利品,除了旗帜符号、日记外,催泪毒瓦斯和窒息毒瓦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他还发现一个日本兵在日记本上写的打油诗:“四小时下天津,六小时占济南,小小台儿庄,谁知道竟至于这样困难!”
范长江沿着城墙到台儿庄城内的西北角,这里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在这里,尚斌排长曾率领57名敢死队队员,满带炸弹大刀短枪,自西门出去,暗自绕至西北角城外,爬过城墙与敌人肉搏,将敌人全部消灭,44名敢死队队员为国捐躯。
范长江继续从西北角沿着北城墙东行,在张庆照连长率部死守的断墙上,南望台儿庄市街一片焦土,万孔千伤。在北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范长江等人看到寺庙被炮弹炸毁,佛像自楼上跌至地下,双手仍作捧腹状,而盘腿被敌弹打去一只;墙下一个穿长袍马褂的私塾先生已经被炸死。北门里日军的数间弹药库在4月6日晚被迫击炮击中,全部炸毁。北门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处日军的焚尸堆余烟未尽。在邵庄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