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拼音化诸多问题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拼音化诸多问题探究

汉字拼音化诸多问题探究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汉字拼音化的有关问题,借助有关历史因素,分析讨论拼音化的由来以及两个为什么。即,为什么会产生汉字拼音化问题?为什么汉字拼音化进程会以失败告终?使读者更详细透彻的了解汉字拼音化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短暂存在过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拼音化;语言文字;现象;进程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98-02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汉字拼音化现象出现于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著作《西字奇迹》中,其中有四篇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文章,这开启了汉字拼音化的先河。在1626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出版的《西儒耳目资》中,用25个字母和5个表示声调的符号来给汉字注音。到1867年,英国的威妥玛出版《语言自迩集》,创立了拉丁化的汉字——威妥玛拼音,现在仍在使用的Peking就是其代表。威妥玛拼音从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在中国乃至国际广泛流传。 一、汉字拼音化问题的由来 关于汉字拼音化问题,在建国前比较有名的有切音字运动和汉字拉丁化运动。切音字运动中,1892年卢戆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中用拉丁字母的变体编制了55个字母的切音字方案,是汉语拼音化史上的第一人。1900年,王照发表《官话合声字母》,借鉴日本的假名字母发明了49个双拼式假名汉字方案。1892至1911年间,切音字方案共出现28种,有汉字笔画式,速记符号式,拉丁字母式,数码式,自造符号式等形式。在汉字拉丁化运动中出现了国语罗马字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国语罗马字是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但流传时间较短。与其相比,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影响较大,学者们先后制定了13种方言的拉丁化方案,并推行了很长时间,这对汉字拼音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这两场运动的最大不同是,切音字运动倡导者并不主张废除汉字,而是主张汉字与切音字并存。 建国后,毛泽东于1951年指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从政治上为汉字拼音化铺平了道路。建国初期,汉字改革的三项任务分别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是从五四时期开始提出的,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繁体字难于记忆,主张简化,在建国初期,这一主张变为现实。为了易于拼音化进程,简化汉字产生了。钱玄同曾说:“我以为拼音文字,不是日暮之间就能够制造成功的,……既然暂时还不得不沿用汉字,则对汉字难识难写的补救,是刻不容缓的。”在推广普通话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复杂,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普通话。拼音方案委员会的吴玉章说:“汉字拼音化有个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我国的方言很分歧,……如果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作为依据,拼音文字就无法实现。”这体现了推广普通话更深层的目的。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开始推广实施。《汉语拼音方案》不同于汉语拼音化,它是由吴玉章,罗常培,胡愈之,周有光等人组成的“拼音方案委员会”制定出来并由全国人大批准实施。如周恩来所说“应该说清楚,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他并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深究其目的,也不过是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进行拼音文字的实验。因此,我国建国初期汉字改革的三项任务,他们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汉字拼音化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 二、汉语拼音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汉字拼音化的现象?在文化传承超过千年的泱泱大国中,为什么会出现要废除传统文字而使用外来字母的畸形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汉语内部原因,另一个是汉语的外部原因。汉语拼音化的内部原因是汉字本身的原因,早期的一位汉字改革者说过,今六书文字难于辨、难于记、难于解、难于用,特较标音文字之易学易用者,真不可同日而语。改革者认为,汉字繁难,笔画众多,不能表音,数量庞大,这对中国的教育和未来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比于内部原因来说,外部原因才是拼音化进程的主因。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使得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被远远的甩在后面。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落后的中国遭遇了种种不幸。这时候,经过开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汉字——承载传统文化的工具。“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口号的提出,显示着当时汉字所遭受的屈辱待遇。然而更讽刺的是,“在中西文化之争中,方块汉字被判定为不如西方拼音文字。首先作出这一结论的并不是中国人自己。几千年以来,中国人自己对汉字饱含敬意,敌意的灌输来自西方。西方的传教士、外交官、军人、商人,他们说汉字不好,才有后来中国人的大骂汉字。”作为炎黄子孙,又有着读书人骄傲的知识分子竟然跟着外国人的风向走,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于汉字,并迫不及待的想废除汉字,学习拉丁文字来争取与世界接轨。不可否认,他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