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可能让人类因不育而灭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激素可能让人类因不育而灭绝

环境激素可能让人类因不育而灭绝环境激素是指从环境中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并干扰其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能对生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导致人类和动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起各种生理异常。绝大部分环境激素都是由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胁,现已成为继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8万种化学物质直接为人类所用,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但这些有害物质并非都是环境激素。 迄今发现约有70种化学物质显示不同程度的雌性激素作用,数量似乎不多,但它们已经使人类生活于环境激素的汪洋大海中,因为这微不足道的数十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或是普通老百姓容易接触到的物质。它们有的是塑料增塑剂,有的是食品或化妆品的添加剂,有的是农药,有的是防腐剂,有的是重金属(现在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还有些存在于汽车尾气、家用电器中……双酚A 是PC的重要原料,许多日常消费品如食品包装容器、婴儿奶瓶等儿童用品都可能含有双酚A,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进入到食物和饮料当中。二恶英也是一种较为有名的环境激素,曾经让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那原本英俊的脸变得惨不忍睹。二恶英的毒性非常强,只需一盎司(28.35克)就能将100万人致于死地,它可以在垃圾焚烧、冶金、造纸以及杀虫剂生产中产生。 环境激素的分子结构与人体内正常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当它们进入人体后,就会鱼目混珠地与这些正常激素的“受体”相结合,随后向人体发出错误的指令,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理功能并最终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病变。环境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延迟性的特点,人体在胚胎、幼年时所受到的影响可能到成年和晚年才显露出来。 环境激素在环境中非常稳定、不易分解, 土壤中的一些残存农药历经数十年依然存在,它们进入人体后也极不容易去除,因为环境激素通常是脂溶性的,不会随水排出体外。 环境激素与人体健康 环境激素对人类的毒害非常大,首先它会损害人的生殖机能,导致人体生殖异常,一个显著的后果就是造成人类男性“雌性化”。环境激素等工业污染正使男性精子数量日益减少,早在 1992 年丹麦研究人员就报告,在短短 50 年内,人类男性的平均精子数几乎减少了一半:1940 年1毫升精液中含 1.13 亿个,而 1990年则减少到 6600 万个。其他许多国家也做过类似研究,法国1945年出生的男性在30岁时1毫升精液中精子数平均为1.2亿个,1962年出生的男性30岁时则为5100万。前些年日本的调查发现,30-35岁的日本男子1毫升精液中精子数平均为8400万个,而20岁左右的男子只有4600万个。据有关报道,中国成年男性的精液质量也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1毫升精液所含的精子数低于 2000 万个以下便可能导致男性不育,400 万以下便是完全的男性不育症。有人惊呼: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不出 21 世纪,全人类便会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 在环境激素面前,女性也存在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等生殖系统被损害的问题。一些调查还表明,环境激素引起了女性的性早熟。例如在美国,48.3%的黑人女孩和14.7%的白人女孩在8岁以前就开始月经初潮,而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也显示女孩月经初潮由20年前的14岁左右提前到现在的10岁左右。 环境激素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并诱发肿瘤,例如多氯联苯(常存在于电器中)可显著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现今在一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里,普通传染病已成为夺人性命的最大杀手,这有可能是这些国家的人长期暴露于频繁使用的农药中,这些农药降低了人的免疫力。还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生殖器癌以及乳腺癌等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环境激素有关。 神经系统也会受到环境激素的损害,这进而会影响到人的心情、记忆力、学习能力等,表现为行为异常、注意力分散。近几十年来,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暴力犯罪迅猛增加,一些人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方面加以分析,都有其道理,但近年来有证据表明环境激素污染可能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显而易见的是犯罪率的上升势头与环境的污染程度成正比。 堵截环境激素 面对如浪似潮的环境激素污染,许多科学家呼吁,各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对环境激素展开围追堵截,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减少环境激素的排放,包括新技术(如有害物质的排放技术)的开发和污染物监管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国民懂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污染和破坏环境无异于自取灭亡。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环境激素的防范。比如说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以及不要将塑料包装材料拿到微波炉中加热,因为这些材料在热作用下会释放出环境激素物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对婴幼儿的保护,因为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