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白花青--明清民窑青花瓷.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色白花青--明清民窑青花瓷

中國史參考資料-青花瓷 色白花青 --明清民窯青花瓷 成耆仁 明清青花瓷主要來自景德鎮。景德鎮窯廠大致有官窯與民窯之分。一般說來,官窯瓷精 細、 華麗;民窯青花瓷則彷彿繪在紙絹上的一幅畫作,流露民間畫工的純樸個性,奔放飄逸的寫 意畫風別具一格。無論官窯或民窯瓷,製作工序繁雜,據《天工開物》至少經七十 二人次之 手方能完成一件瓷器。 過去對青花瓷有「重官窯、輕民窯」的傾向,鮮聞純以民窯青花瓷為主題。本館特別籌 辦「明 清民窯青花紋飾特展」意義十分深遠。近二百件展品,各具特色,器面上草草的格調與華麗 堂皇的官窯瓷繪畫相比,更是成為強烈的對比。 ●中國瓷器之故鄉 --景德鎮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春秋時屬楚地,漢改隸為豫章郡屬鄱陽縣,三國為吳地,東晉始設 鎮名 新平,唐改名昌南為浮梁縣所轄。至北宋真宗年間因景德鎮貢瓷質良且美,於是天下咸稱「景 德鎮瓷器」,昌南之名逐漸衰微(註 1)。 宋景德年間。燒造土白壤而埴質薄膩色滋潤。真宗命進御瓷器。底書景德年製四字。 其器尤 光緻茂美。當時則效。著行海內。於是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景德鎮因自 然環境條件極佳,天然資源充沛,「水土宜陶」,加上水運之方便,自五代 以來燒窯聞名。 元代在景德鎮設立官--浮梁磁局(註 2)。至明洪武二年(西元一三六九年)設明官窯於 景德鎮珠山附近。入清以後繼續設置官窯廠,康、雍、乾三朝無論以質 以量均達到相當高的 水準,景德鎮名符其實成為「瓷器之故鄉」,至今仍在燒窯不斷。唯清中期以後國勢漸弱, 景德鎮所產瓷器大不如昔日。 ●色白花青 --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主要的著色劑是氧化鈷(CoO),在瓷胎上用筆描繪,再蓋以透明釉以還原氣 分一 次燒成,使其白釉下呈現出十分美麗的藍色釉,「色白花青」顯得雅致。以唐代藍彩奩和碗 (註 3)(圖一)為例,遠在唐代已經具備了燒製青花瓷的基本條件,所使用釉料 也相同- -鈷藍料。宋代以釉下鐵釉的基礎上出現了宋青花瓷器。 一九七六年,韓國新安發現一艘元代沉船,內發掘了二萬多件元代完整的瓷器而轟動一 時。 大部分出土物為元龍泉窯青瓷、景德鎮白瓷和少數黑釉、褐釉等雜釉器,但始終未被發現任 何一件元代青花瓷。出土二萬多件瓷器內包括相當多數技術和畫法上與元代青花極 為相似的 鐵繪小盤(註 4)(圖二),一件白地銅紅釉葉紋盤(圖三)更是引起學界的興趣。該船的 沉船年代被認為大致在西元一三一O至一三三O年間(註 5),由此可見十四 世紀初青花瓷 尚未普遍,十四世紀中葉政治不安、局勢亂,交通受阻,進口青花料不易得手。至明、清技 術上把握得住,發展也迅速。青花瓷在製作工序上比其他品類較簡便,鈷 料穩定宜於控制, 加上累年的經驗和改進,使胎與釉之間熔和不致脫落,胎細輕薄,器形繁多,達到青花瓷的 登峰造極成就。 ●釉料 --鈷藍 青花料中包括「鈷」、「鐵」和「錳」三個重要著色因素。「鈷」的著色力最強,只要 引入 O‧一%,就能使釉著色成藍色。鈷不存在變價,故在不同氣氛的窯的燒製過程上也不會出 現不同色---使青花呈現穩定的藍色。「鐵」的著色力次之。鐵和錳為雙價元素 ,在不同 氣氛就呈現不同色調,如︰含鐵量的增加和還原程度的強或弱會呈現出各異之色調--淡 綠、黃綠、褐綠,甚至近於黑色(註 6)。「錳」的著色力在三個重要元素中最 弱。以高鐵 低錳的青花料繪畫時,在還原氣氛中燒成後,由於受到鐵著色單獨影響,而使青花呈現灰暗 的藍色。「成化青花」的清新淡雅型青花之出現,首創了青花的特色而受到 高度讚賞。 近數十年諸多學者的研究結果發現,元青花所用鐵鈷含量高而錳鈷含量則極微,與錳含 量高 而鐵量少的國產料顯著不同,這種「高鐵低錳」的進口料--蘇泥勃青,是元代青花的共同 特徵。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出土八千公斤明初官窯青花瓷片中遴選洪武青花瓷片, 委請中科 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進行測試結果得知,洪武青花與元青花使用相同釉料--同類鈷土礦, 是進口的「高鐵低錳」青花料(註 7),至於元青花與洪武青花之間呈色不同 之原因,似乎 不在於青料,而是在於燒溫和燒窯氣氛之不同而呈現出不同之色調。 蘇泥勃青價高供應不穩,至明成化年間進口青花料用盡,開始使用國產青料,叫作 「平 等青」。 嘉靖之後又用「回青」,青花色調再度恢復美觀。至明末清初,回青告絕,開始改用「瑞州 石子青」(註 8),主要產地為浙江金華、紹興一帶。到了嘉慶以後(一七九 六~)才開始 用「雲南料」--珠明料。珠明料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