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玩呼拉圈
玩呼拉圈
课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要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本节课尝试着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低,但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提问,好表现。头脑中总有一些出乎常规的“奇特”想象。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本课时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课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安排了大面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多一些想象,多一份自主创新的主动权。并根据学校实际,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适合小场地上开展体育活动的特色。
通过游戏的形式,围绕“圈”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线。课的开始,通过游戏接触到圈,然后老师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发展“与圈的和谐”、跳跃能力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和创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然后采用表扬、奖励的方法,如:“创新奖”“聪明奖”等,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在学生创新过程中感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丰富其想象获得更多新颖的创意,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创新过程中,由个人创新到集体创新,体现了学生间要相互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协同合作中获得体验,不管成功与否,因为失败的体验也是一种收获。
最后,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从小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 案
课题 “玩呼拉圈” 教学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 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要对体育课表现出浓厚地学习的兴趣。 运动技能 熟悉呼拉圈玩法,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身体健康 培养学生与“圈”的和谐感。 心理健康 感受游戏过程中的欢悦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社会适应 个人信心的建立,同伴友谊的产生及相互协作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难点:创造性的呼拉圈玩法。 课前准备 学生统一穿校服。
呼拉圈一人一个。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 时间 课堂常规 整队,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内容与任务
要求:自然地听取教师讲解。 2分 占呼拉圈 讲解“占圈”的方法。
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 学生听讯号每人占一个圈。
跟教师的口令讯号进行活动。
圈过头钻出
圈内外来回跳 组织:篮球场半场,散点。
要求:
1. 学生应讯速地作出反应。
2. 认真练习。 6分 绕呼拉圈 教师说明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玩。
巡视指导。
让学生讲“绕圈”的感受。 学生认真听讲。
自觉地进行。
请做的好的学生展示自我。
比赛,体现竞争。
和老师比
和同学比
组织:集中讲解,分散练习。
要求:认真地练习绕呼拉圈,并能正确地掌握方法。 10-12分 玩呼拉圈 教学生进行“跳圈接力”。
玩圈创新:
①教师举1-2种玩法。
②让学生自由地去练习。
③给学生分组练习。
④教师提示,让学生探究练习。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玩呼拉圈。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练习。
分组合作,探究性地进行练习。(可按颜色分大组、五人小组)
把自己较好的“玩法”向全班学生推广。
组织:
集中:
散点:
要求:
爱护器材。
“玩”出花样,“玩”中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组织能力。
安全教育。 12-14分 拼呼拉圈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放手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作实时评价(多表扬与鼓励)。 按教师提法,学生用呼拉圈摆放图案。
学生说说,我摆出(拼)的呼拉圈是怎样玩的。
积极参与,发表个人(或小组)意见。
学生感受成功体验。
组织:
要求:主动参与相互合作。 7-8分 课后延伸 布置学生课外“玩”圈。
收集更多的玩法资料。 学生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作自然放松。 组织:散点集中。 2-3分 场 地 器 材 器材:呼拉圈一人一个。
场地布置:
预计运动量(%)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40-45 课后小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性强,目标基本达成。
在“拼呼拉圈”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作积极的引导。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经费使用规定.doc
- 浙江宝威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推迟披露2015年年度报告的.PDF
- 浪网大道一期力争明年1月完工.PDF
- 海军在黄渤海.PDF
- 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摊薄即期.PDF
- 海南推出10措施消化商品房库存.PDF
- 海口-兴隆-分界洲-南山天涯-三亚6日游畅享帆船出海,晚间.PDF
- 海坛古城嬉海园大福湾北港渔村啤酒节狂欢动车二天.doc
- 海外儿童&青少年华语夏令营团体住宿活动申请表.PDF
- 海外网日访问量逼近4000万.PDF
- 2025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行测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真题精选附答案.docx
- 2022-2025年药学类之药学(士)练习题(一)及答案.docx
- 2022-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精选试题及答案二.docx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教育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docx
-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经济学类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考试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