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蓬莱溪护鱼步道之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栗蓬莱溪护鱼步道之探讨

篇名: 苗栗蓬萊溪護魚步道之探討 作者: 蘇雯馨。私立明道高中。高二9 班 王嘉萍。私立明道高中。高二9 班 林鈺庭。私立明道高中。高二9 班 指導老師: 范伊和老師 苗栗蓬萊溪護魚步道之探討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配合地理課中的地理實察課程,以直接體驗、觀察、測量或訪問等研究方法,蒐 集研究相關資料,進一步學習地理學的應用技能,展現對鄉土的關懷和對真理的 探究能力。 二、研究範疇 本小組以蓬萊溪護魚步道之發展、溪底生態、環境保育之探討為主。 三、研究方法 本小組以實際走訪蓬萊溪觀察生態、資料蒐集、參考相關書籍、網路資料,及課 本中相關知識等方法完成研究。 貳●正文 蓬萊溪為苗栗縣政府第一條封溪保護的河川,在蓬萊社區居民的守護之下,已恢 復既有的生態環境,護魚步道更坐落於此生態園區內。更是一個政府結合社區居 民封溪護魚成功的故事。 一、蓬萊溪護魚步道發展 蓬萊溪舊稱「南河」,屬於中港溪的上游,早期溪底豐富的的魚類生態,卻因濫 捕、毒魚而遭破壞。於是當地居民組成護漁隊,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 民國九十年南庄鄉公所公告封溪護魚,蓬萊村民自發性主成護漁巡守隊來保護蓬 萊溪的好山好水,在村民的努力之下,復育有成,在溪邊即可透過清澈的河水看 見悠游的魚群。觀光局遂於蓬萊溪成立「自然生態園區」。建立優良護魚典範的 蓬萊溪更於九十一年度更榮獲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頒發全國第二屆魅力城鄉「優 質自然生態景觀獎」,成為南庄鄉重要景點之一。『護魚步道工程,著重生態工法, 以棧道、竹橋及砌石舖面相連,所以兼具安全和原始質樸之美。』(註一)更希望 藉此留給後代子孫一個天然的自然教室。 1 苗栗蓬萊溪護魚步道之探討 (圖一:蓬萊溪護魚步道 來源:林鈺庭) (圖二:蓬萊溪護魚步道 來源:林鈺庭) (圖三:蓬萊溪護魚步道 來源:林鈺庭) 二、蓬萊溪溪谷地形特徵 『流經南庄的蓬萊溪中上游屬典型的縱谷地形,兩側山巒向河谷方向延伸,視覺 上呈現山川交錯之勢,極具變化。』(註二)全長約為2.4 公里的蓬萊溪護魚步道, 沿著步道步行時可看見溪底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岩石,在岩石上方可清楚看見河流 發育過程中所產生的「壺穴」。湍急水流衝擊河床基岩,如果基岩節理發育良好, 或是結構破碎帶,水流往往沿岩石節理或破碎帶沖擊,掏蝕河床。一但『河床被 掏石成穴後,就會形成水流漩渦,一些礫石隨著渦劉一起運移、鑽磨,穴逐漸變 大,最後變成壺穴。』(註三) 2 苗栗蓬萊溪護魚步道之探討 (圖四:溪底壺穴 來源:flickr) 1 、壺穴形成過程示意圖 (圖五:小石子落進凹處) (圖六:小石子鑽蝕岩基) (圖七:凹動逐漸加深) (來源:走向大自然-河流) 2.壺穴形成區域 (圖八:壺穴 來源:走向大自然-河流) 三、溪底魚類資源 3 苗栗蓬萊溪護魚步道之探討 1 、台灣鏟頜魚 俗稱:固魚、苦花、苦威、苦偎、齊口仔。 特徵:『體被中型圓鱗,背部黃綠色,腹部銀白』(註四) ,翻轉時可見其銀白色 腹部在水中發亮,故稱「水中螢火蟲」。 棲地:『溶氧量高之清澈溪流,通常於冷水域底層 、溪面較開闊、落差大、底質 巨石多、急湍上下及深潭水域活動。』(註五) 食性:『為雜食性魚類,以藻類、水棲昆蟲、有機物碎屑為食。』(註六) (圖九:台灣鏟頜魚 來源:溪邊教室) 2 、台灣馬口魚 俗稱:山鰱、山鰱仔、沙鰱。 特徵:『口裂中大,末端有1 隊小紅色鬚,側線完全,體背側灰黑色而帶黃味, 腹部中央有一到藍黑色縱帶。』(註七) 棲地:『溶氧量高之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