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晚期的蒙古王公、公主的汉文着述.PDFVIP

论清代晚期的蒙古王公、公主的汉文着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代晚期的蒙古王公、公主的汉文着述

论清代晚期的蒙古王公、公主的汉文著述 宏伟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清代晚期,八旗蒙古作家的汉文创作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除此之外,一些蒙古王公、公主们也积极参与汉文 创作活动,创作了独特的民族特色的诗文著作。其中,喀喇沁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及其子贡桑诺尔布和那逊兰葆最著 名。旺都特那木济勒的汉文诗文集有《如许斋公余集》二卷、《如许斋公余集续编》、《窗课存稿》等;喀喇沁亲王贡 桑诺尔布汉文诗集有《夔庵诗词集稿》和《竹友斋诗集》等;那逊兰葆有诗集《芸香馆遗诗》。他们的汉文著作,比 其他八旗蒙古作家的汉文著作相比,民族特点更为浓厚,是宝贵的民族文学遗产。 关键词:旺都特那木济勒;贡桑诺尔布;那逊兰葆;汉文著作 中图分类号码:I52 文献标识码:A 清廷对蒙古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他们把漠南、漠北蒙古族分为“八旗蒙古” “内属 蒙古”“外藩蒙古”三个部分。清廷禁止蒙古族旗与旗之间的交往的同时,又禁止了蒙古人学习汉文 汉语。《理藩部则例》规定:“内外札萨克、汗王、贝勒、贝子、公、公吉、塔布囊以及蒙古官员、 闲散人等遇有公文禀犊等不得擅用汉文,违者照违制例科罪。”蒙古人“生子命名均应取满洲、蒙古 字义,不得辄用汉字汉义,违者以违制论。”[1]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蒙古人学习汉文化的积极性。 但从宏观角度看,1636 年,女真皇太极率兵南下,推翻明朝的统治,大清统一中国,结束了长达三 百年的封建割据局面,继元朝之后又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统一。这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 间的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的发展。清代,用汉文进行创作的蒙古族文人名家 辈出,作家队伍实力雄厚,诗文集卷帙浩繁,这使在明代陷入低潮的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再次进入了 高潮。甚至从另一个角度说,清廷对蒙古人的一些政策是有利于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如清廷的科举 制度、封授爵职及联姻婚娶等策略。清代科举制度广于元代。清廷决定蒙古八旗子弟可以参加科举 考试。这些八旗子弟大多生于汉地,从小接受的是汉文化,他们以科举入仕,同时用汉文创作了精 品卓著,如梦麟、博明、和瑛、松筠、法式善、托浑布、柏葰等。封爵制度是清廷对归附的蒙古上 层人物按其部落大小、人口多少、势力强弱和归顺态度给予封赐爵位官职的一种制度。目的是使这 些受到封赐的蒙古上层人物死心塌地地为满族朝廷服务。受到清廷恩赐的各部蒙古王公在京城都有 其住宅,而且定期入京住宿。一些王公在京城时常与汉族文人来往,不断提高汉文水平,品诗赏画, 甚至用汉文创作独具一格的文学作品,如喀喇沁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旺都特那木吉勒汉文诗文集有 《如许斋公余集》二卷、《如许斋公余集续编》、《窗课存稿》等;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汉文诗集有 《夔庵诗词集稿》和《竹友斋诗集》等。除了封授爵职制度以外,清廷对蒙古族各部王公施行了联 姻婚娶制度,清朝帝王娶蒙古各部王公的公主为后妃,并将宗室公主、格格下嫁蒙古王公子弟。这 些嫁到清朝帝王的有些蒙古公主用汉文进行诗文创作,抒情对蒙古草原的思念之情,对蒙古作家汉 文创作增添特殊的一页。这些女诗人有孝庄文皇后、那逊兰保、博尔济吉特氏等。 清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可分为清代初期的汉文创作、清代中期的汉文创作和清代晚期的汉文 创作等三个阶段。 清代晚期的蒙古作家汉文创作是指道光二十年(1840)至宣统三年(1911)年间的蒙古文人用 汉文进行文学创作的活动。这历经72 年的蒙古文人汉文创作活动是有清一代蒙古文人汉文创作的最 为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1 清代晚期,八旗作家队伍也非常壮大,文学成就也是丰硕累累。清代晚期,封建社会面临解体, 外国侵略者频频侵入中国,社会繁乱,民众疾苦。在大多八旗文人的诗文里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 社会现状和贫穷疾苦的人民生活。在八旗文人中也出现了柏春、托浑布、延清、三多等著名作家。 除此之外,在文学体裁方面,出现了蕴秀的《敖汉纪程》、宝鋆的《奉使三音诺颜汗纪程》、文祥的 《巴林纪程》、麒庆的《奉使科尔沁行记》《奉使鄂尔多斯行记》、恩锡的《出边纪程》、锡珍的《喀 尔喀日记》等游记,丰富了八旗文学的内容。 在这一时期,八旗蒙古作家的汉文创作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除此之外,一些蒙古王公也积极参 与汉文创作活动,创作了独特的民族特色的诗文著作。其中,喀喇沁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及其子贡桑 诺尔布最著名。 一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