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南巴构造带裂缝成因研究-特种油气藏.PDF

通南巴构造带裂缝成因研究-特种油气藏.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南巴构造带裂缝成因研究-特种油气藏

第 16卷第 1期 特 种 油 气 藏 V01.16No.1 2009年 2月 SpecialOilandGasReservoirs Feb.20o9 文章编号:1006—6535(2009)0l一0038—04 通南巴构造带裂缝成 因研究 樊靖宇 ,秦启荣 ,苏培东 ’ (1.中石化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2.西南石油大学,I~tJtl成都 610500; 3.成都理工大学,四JiI 成都 610059) 摘要: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是近年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以详细的野外地质调 查、岩,·12观察及测井解释结果为基础,分析了通南巴构造带裂缝类型、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的 分期配套关系,结合通南巴构造带的主要构造形成期次以及相对应的应力场特征,研究了裂缝 发育与构造运动期次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关系,从而阐明通南巴构造带裂缝发育成因。 关键词:构造期次;裂缝类型;形成模式;通南巴构造带;川东北 中图分类号:TEl22.2 文献标识码 :A 缓,南翼陡,被NW 向断裂切割形成多个构造高点。 引 言 NE向剖面上,以母家梁高点西侧断层和马路背东 四川盆地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经过多年油气 断层为界,通南巴构造带被分割为西段的南阳场构 勘探 ,已经发现多个储层,其中以嘉二段和飞三段 造带,中段的涪阳坝构造带和东段的黑池梁断阶 为主,储层类型为裂缝 一孑L隙型,储层发育程度依 带;NW 向剖面表现为典型弯曲褶皱。南阳场构造 赖于裂缝的发育。由于 目前通南 巴构造带钻探程 带构造轴线走向为 NEE向,涪阳坝构造带为 NE 度还较低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 向,黑池梁断阶带为NE—NNE向。通南 巴构造带 和测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落实 构造形变程度平面分布不均,北东段强于南西段。 了区内裂缝发育成因机制,为裂缝发育及分布规律 通南巴背斜构造带由多期次、多方向构造叠加 和储层发育平面预测奠定了基础,为通南巴构造带 而成,并与四川盆地构造演化一致:①燕山运动晚 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多的关键资料。 期,在Nw—sE向区域主压应力作用下,通南巴构 造带在原印支低缓隆起基础上再次低幅度褶 曲,形 1 构造特征 成明显的NE向构造主体;②喜山运动中期,受太 通南 巴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是四川盆 平洋板块NNW 向俯冲影响,通南 巴构造带受 SSE 地内仅次于威远背斜 的第二大构造 ,被喻为四川盆 方向挤压应力作用,加强或改造了早期 NE向构 地的 “大庆长垣 ”。其北侧为秦岭造 山带南缘的米 造;③喜山运动晚期,通南巴构造带受到由南秦岭 仓山冲断构造带,东北侧为大巴山前缘弧形推覆构 传来的SN向挤压应力在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发生 造带,南邻川中平缓构造带,北西方 向与米仓山前 偏转而形成的NE—sw 向挤压应力场 ,使通南巴 缘凹陷带相接 ,东南与通江凹陷带相连。通南 巴构 构造带在 NE向构造主体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叠 造带由于处于米仓山冲断构造带与大巴山弧形冲 加于NE向构造主体之上的NW 向构造,从而使整 断构造带的构造叠合区,构造格局既受控于四川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