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传输简介-My数位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讯传输简介-My数位学习

第一章 通訊傳輸簡介 1-1 通訊方法 1-2 串列傳輸資料信號 1-3 非同步式串列信號格式 1-4 使用串列介面獲取資料 第二章 PC與介面控制概論 2-1 PC控制系統的組成 2-2 PC控制匯流排及介面分類 2-3 PC系統組成 第三章 PC列表機並列埠介紹 3-1 Printer 並列埠接腳說明 3-2 Centronics Printer 介面 3-3 並列埠的使用 第一章 通訊傳輸簡介 通訊方法(Communication Methods) PC為現今用最多使用的基本設計工具,其中的CPU介面和外部裝置間的基本結構如圖(1-1)所示;它需要具備介面(Interface),以便作為微電腦CPU與外部裝置間溝通的媒介。一般介面可分為軟體介面與硬體介面兩種,軟體介面如:Windows程式設計,而硬體介面則由硬體工程師設計與規劃,依各CPU所需的信號與外部裝置所能提供的各種信號加以轉換,再傳輸到CPU或由CPU經處理後,透過串列或並列介面送到外部裝置,以便能作為記錄在暫存器或記憶體中,及執行控制之用。 圖(1-1) 基本微處理機介面與I/O關係圖 依圖(1-1)所示之結構,在外部I/O的裝置中,若資料傳輸採用並列式(Parallel)傳輸時,其結構如圖(1-2)並列式I/O架構所示。 圖(1-2) 並列式I/O架構 依圖(1-1)所示之結構,在外部I/O的裝置中,若資料傳輸採用串列式(Serial)傳輸時,其結構則如圖(1-3)非同步串列式I/O架構所示。 其中的主要介面元件為通用型非同步接收/發射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 transmitter)晶片元件。 圖(1-3) 非同步串列傳輸架構圖 由於係為串列資料傳輸,但CPU是一種內部為並列資料傳輸的匯流排組織,因此基本上發射方需要有一個並列對串列轉換元件,以便能將並列資料轉換成串列資料,並由元件的TXD腳送出;反之,接收方,則需具有一個串列資料轉換成並列資料元件,以便能將自接收元件RXD接收的串列資料逐次轉換成並列資料供微處理機使用,其電路組織結構如圖(1-4) 所示,以執行串列信號的發射與接收功能。 圖(1-4) MPU介接到串列I/O裝置 事實上,此種基本架構即應用在家庭中的ADSL系統,其架構如圖(1-5)所示。 圖(1-5) 頻率調制式串列傳輸架構 在依圖(1-4)之架構,若欲透過微處理機取得外部週邊資料,將該資料傳送到個人電腦PC作資料處理時,則此系統架構則如圖(1-6)所示。 圖(1-6) 外部裝置信號串列傳送到PC的架構圖 1-2 串列傳輸資料信號 串列傳輸系統中的基本信號傳輸方式區分為:同步(Synchronous)與非同步(Asynchronous)式兩種資料傳輸;其中同步式資料傳輸的信號,則需透過某一特定時鐘信號(Clock)設定於標幟(Marking)點轉態,即確認各種信號能轉態為動態(Active)信號,如圖(1-7)所示為同步式資料傳輸,即當Clock信號發生上升緣(rise edge)轉態時,且位址與控制信號的讀取動作同時被確認,迨到下一個Clock時的狀態(status)控制信號亦被確認後,資料匯流排則取得所要的 〝資料〞,亦即執行讀取(Read)的動作;然而,圖(1-8)所示的動作,則當Clock發生上升緣轉態級,確認位址和寫入動作後,即可執行將資料送到資料匯流排供資料寫入(Write)動作。 圖(1-7) 同步式資料傳輸的讀取動作 圖(1-8) 同步式的資料傳輸的寫入動作 另一種,同步式信號取得的方式,在微電腦CPU中,常見的控制程式為加入等待(Wait)信號,如圖(1-9)所示即當Clock信號為上升緣後,且位址與控制信號的讀取狀態均被啟動後,需延遲數個等待(Wait)週期後,在由當時的時鐘信號的上升緣,控制狀態及確認(Acknowledge)信號為動態(active)時,則可讀取資料匯流排的資料。 圖(1-9) 具有等待信號的同步式信號傳輸 非同步式(Asynchronous)資料傳輸一般用在發射與接收,雙方裝置亦需具有一控制信號,以決定何時能接收到發射方傳輸的信號是為正確的信號,因此,此基本系統架構可採用如圖(1-10)所示簡易交握式(Handshaking)控制模式,即接收方送出資料請求信號後,發射方(Transmitter)才自資料繯衝器送出資料予接收方。 圖(1-10) 交握式資料傳輸 實際上,發射接收雙方需要有一個確認(Acknowledge)動作,方能使發射方的信號,確實由接收方接收,但不需利用一個時鐘信號的時基作各信號的基準標幟(Mark),只要判別發射方何時送出信號,接收方何時取得信號及所取得的信號是否為真正來自發射方的來源(Source)信號。 微電腦系統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