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史
(下)
编者董原
目 录
第七章 肃 慎 1
第八章 苗族 43
第九章 粤族 57
第十章 濮族 88
第十一章 羌族 102
第十二章 藏族 123
第十三章 白种 130
1 中国民族史(下)
第七章 肃 慎
今所谓满族,见于史籍最早者,当推肃慎。肃慎之
名,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周本纪》,《孔子世家》;
《大戴记·少闲篇》;《书序》;《周书·王会篇》;《左》
昭九年;《国语·鲁语》;及《说苑》,《家语》之《辨物
篇》。《大戴记》之文,似与《五帝本纪》,同出一原。《孔
子世家》之文,与《国语》大同。王肃造《家语》,盖取
诸此。即《书序》亦据此伪造,而后人更以窜入《周本
纪》者也。
《五帝本纪》述舜之功云:“方五千里,至于荒服。
南抚交址、北发,西戎析支、渠廋、氐羌、北山戎,发
息慎,东长乌夷。《索隐》“北发,当云北户;南方有地
名北户。又按《汉书》:北发是北方国名,今以北发为南
方之国,误也,此文省略,四夷之名错乱。西戎上少一
西字。山戎下少一北字。长字下少一夷字。”《大戴记》
则云:“朔方幽都来服,南抚交址。出入日月,莫不率俾。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粒食之民。昭然明视。民明教,通
于四海。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自民
明教至来服二十字,下述禹汤文之功并同。案此两文似
皆有错乱,然大意自同。所异者:《史记》以肃慎与山戎、
北发并列,谓与交址、北户、析支、渠廋、氐羌、乌夷、
长夷,同在荒服之外;《大戴记》则以交址与朔方、幽都、
西王母并举,似视之较近;其与肃慎并列者,则少山戎
之名;与之并举,谓在海外者,亦少析支之名,并不举
2 中国民族史(下)
东南二方而已。四海与荒服,似皆以大概言之,不能据
昔人所言四海及五服远近里数,以定其所在。《尔雅》:
“觚竹、北户、日下、西王母,谓之四荒。九夷、八狄、
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四荒在四海之外;而《王制》
以雕题交趾为南蛮;则交趾、北户,浑言之,同为南方
远国;析言之,则交址视北户为近。山戎即战国时之东
胡,其所居之地,已见第二篇。北发不可考。《史记》举
三国之名,似系由近及远;则《大戴记》不举山戎,似
即以朔方幽都当之,犹其于南方,近交址而远北户也。
如上所言,仅知肃慎更在山戎、北发之表,而不能
确知其所在。《周书》以肃慎与秽人并列,秽人即貉族,
已见前篇。貉族古代居地,虽未能确知;然据前篇所考,
大约在北燕之东北。则史家以后世之挹娄靺鞨,在今松
花江上游者,当古代之肃慎,似不为过。然《左》昭九
年,以肃慎与燕亳并列,为武王克商后之北土;与魏、
骀、芮、岐、毕为西土,蒲姑、商奄为东土,巴、濮、
楚、邓为南土并举。辽东西之地,虽或以为古代营州之
域;然谓松花江上游,周初视之,与魏、骀、芮、岐、
毕诸国相等,终嫌其似不于伦。《孔子世家》“有隼集于
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弩,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
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
商,通道九夷八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
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云云。此文虽不言肃
慎所在,而有楛矢石砮方物为据;后世所谓挹娄靺鞨者,
其国固犹产此物;且犹以之为贡;考古者遂以此为古代
肃慎。即在后世挹娄靺鞨之地之诚证。然予谓此只可证
古代之肃慎,即为后世挹娄靺鞨其人,而不能证古代肃
慎,必居后世挹娄靺鞨之地何者?楛木固随处有之,石
3 中国民族史(下)
砮亦所在皆是;必指今长白山之木,中为矢榦;松花江
之石,中为矢镞;遂谓古代肃慎氏之楛矢石砮,必为此
物,固无解于武断之讥也。阎百诗谓肃慎氏即今宁古塔。
其地榆松枝枯,堕入混同江,化为石。可作箭镞。榆化
者为上,松化者次之。未免失之穿鉴。然则谓朝鲜、□
貉、肃慎,皆本居燕北,迨燕开五郡时,乃为所攘斥而
北走,虽书阙有间,若无诚证,而其理固有可信矣。《淮
南·地形训》:“东北薄州曰隐土。”案薄亳二字之互讹,
已见第一篇附录《释亳》。此所谓薄州,殆即左氏所谓“肃
慎,燕,亳”者也。亦可见肃慎与燕相近。
然则何以知古代之肃慎,必即后世之挹娄靺鞨其人
也?此其证有二:挹娄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