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叮咚”有病,上天知否?
“叮咚”有病 ,上天知否 ?
小编按 :近日传闻叮咚小区资金链断裂 ,算是给浮躁的社区O2O 业敲响了警钟 ,小编搜寻
了下相关文章 ,吐槽的声音比比皆是 ,其中某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对叮咚小区进 了彻头彻
尾的分析 ,且不说分析是否有理 ,但确实从叮咚小区定位、模式、推广、产品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来不想评论 ,垃圾的出乎我的意料。”
“烂。注册使用一分钟就卸载了。没什么实际功能。”
“我一般很少写差评 这回实在忍不住了。”
“人家说不好用 我还不信 ,广告做的好有毛用啊 ,注册好发个图就闪退 !!那还用毛啊。闪退
多次 !!”
很难想象这是叮咚小区花掉1200万广告费买来的用户评论。在各种A PP下载平台上 ,类似的差评不
在少数 ,至少占到叮咚小区总评的90%以上。
这几日 ,媒体传出曾融到亿元天使投资的叮咚小区破产的消息。后来消息又校正为“未破产 ,只是在
大规模收缩、转型”。不管怎样 ,叮咚遇到巨大困难挑战是事实。本篇文章写于9月中上旬 ,从产品
角度来看叮咚之病及可能的疗法。
叮咚小区为何物 ?
叮咚小区是一款“为日常小区生活提供便利的A pp软件” ,它的创始人是母婴社区网站丫丫网的创始人
梁昌霖 ,他从筹划到产品上线只花了短短的3个月时间 ,梁昌霖的理论是这样的 :
“做社交 ,用户是最重要的 ,而且难攻易守 ,一旦占领阵地 ,就可以构建越来越宽的护城河 ,构建自
己足够的竞争壁垒 ,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线下扩张一定要快 ,先让用户知道社区O2O战
场是我们的 ,再慢慢改造产品。”
这样的话从一位老互联网人口中冒出来 ,实在让人有点无法理解 ,他忽略了市场最本质的竞争就是
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狂砸广告 ,好不容易获得的用户 ,没有成熟的产品作为依托 ,用户如何沉淀 ?
这些用户终究会因产品体验太差而流失 ,互联网时代 ,大家都知道 ,用户、流量就是爹和妈 ,没有
用户 ,如何占领阵地 ?又将如何构建护城河 ,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 ?
从众多的负面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 ,叮咚小区花大价钱圈来的用户 ,因为极差的产品体验 ,正一个
个流失掉。事实说明 ,叮咚小区的理论错了。
当然 ,叮咚之所以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 ,并非它极差的产品体验 ,而是因为它上线不久就拿到了1
亿元规模的天使投资 ,估值4亿元。据我所知 ,这在国内业界天使投资史上绝无仅有 ,叮咚小区创
造了一个奇迹。关于为什么叮咚小区能够拿到如此大的一笔天使 ,当时梁昌霖是这样解释的 :
“上海有一万多个小区 ,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小区地找业主、物业、商家 ,这得等到何年何月 ,更何况
,我们马上5月份又要到北京推广。所以 ,简单来说 ,我认为我的模式需要这么多钱。”
这句话不是我亲耳听到的 ,而是看到的 ,所以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如果真因为这样的说法就获得这
么大笔天使投资的话 ,只能说是天使的脑袋被驴踢了 ,或者是梁总的人脉太牛掰了 ,又或者是梁总
练就了高超的忽悠术。
综合考虑下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高超的忽悠技能。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看看梁昌霖为叮咚小区贴的
3个标签——社交、O2O 、生活的链接 ,这三大标签中的每一个都藏着巨大的商机 ,“钱”途似锦。
社交 ,看看今天的腾讯Q Q 、陌陌、人人网、豆瓣等社交工具或媒体 ,想想口水就流下来了 ;O2O
,时下最热的概念 ,有谁不为其倾动 ;生活的链接 ,大众点评网、58同城、饿了么等等 ,不得不说
得生活者得天下啊。而叮咚小区要干的却是这三者的集合 ,多大的市场和雄心啊 ,如此概念加上梁
昌霖资深的从业经验怎能不打动投资大佬 ?
只要是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能看出 ,叮咚概念虽好 ,但至今除了能和社交扯上关系外 ,跟其他两个
标签半毛钱关系没有。并且 ,叮咚小区的社交功能也只是为了社交而社交 ,完全没有考虑国内市场
环境和用户特征 ,只是模仿美国Next doo r的模式 ,而且仅知道了皮毛 ,还没学到精髓。
因此 ,对于叮咚小区而言 ,无论是它的定位还是模式 ,推广还是产品都是失败的。
叮咚小区是社交软件还是社区软件 ?
叮咚小区将社交作为整个模式的切入点 ,重点是细分人群的识别和细分区域的划分 ,试图在熟人社
交和陌生人设计中挤出一条小区社交的路子 ,但仔细研究一下国内目前的社交产品就会发现 ,没它
想的那么美好。
国内市场上主流的社交产品就有十几款 ,如微信、Q Q 、陌陌、人人、微视、微博、米聊、MSN、
YY等等。作为社交产品来说 ,这些产品都比叮咚要优秀 ,定位也比叮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