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入门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入门3

诗词入门(3) 十二 近体诗的对仗 ???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 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 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 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 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 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 例如: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李商隐《无题》) ???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 词仂语。 ???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维《送别》)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李白《客中行》) ???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杜甫《八阵图》) ???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苏轼《冬景》) ???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 (皇甫冉《婕妤怨》)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刘禹锡《乌衣巷》) ???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 (杜甫《漫兴》) ???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柳中庸《征人怨》) ???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 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 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