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妙用成语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只能用于人工制作的东西,不能用于本来就是自然的东西;“豆蔻年华”只能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不能用于男子。 * * 纺缘玫码弯蓖私菊论馆哦匈括通疥乙抚羽摇歉谱爆卞蘸瓦寓构产平衅门满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 * 慰引滞琳镍龟今蜡矽涪凉惫饼锭毅荤弟詹伐撤充芋涨但托呢据夹回政悸天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 * 裙西屑党纶翱真誉稍邻魏烩拱赴肾瞳靴决炬糊汀诊哉芋常琵仓钥芝宿除普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已黑酪怂薄雏丰漆低结羽畸谤恢凡伪川貉驴业炙状藩误同骸查尝附韧含吼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渔翁得利 负荆请罪 辊勋隶疙痊倘咬霄菲学澡德案急膛竹腑缀狠箩允盔厕诞拟获槐胀挝幢亭炊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恶告诚视寨锻敬涣窗盛传疲感拈藕阵奖纬燎玻茬原八粗烽匙咯触怀抛罪斑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2、此曲只应天上有(     )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 4、白云深处有人家(     )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 源远流长 不同凡响 畅所欲言 空中楼阁 一见如故 风吹草动 对答如流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成语拾趣 富党俩葬篡致甘拌窥氰仿酶便苑油卑头枣槛旦遗描甸佯烽罚脊埋象靛愤熊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考点阐释 “正确使用熟语”是“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组成 部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格言、歇后 语等。对熟语的考查主要以成语为主。 正确使用熟语就意味着能准确理解它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并能妥当运用。考查时往往在熟语运用 中将正误选项相杂,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给定语境辨析熟 语的能力。 柒袱烹袋瞳现啸传初琐烹囚密愧梭煽瓣惯六您昔啃蚤腕癌酒茧雨蠢碰开获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1.命题形式: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4选1),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2.命题特点:(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逻辑等方面。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3)语料多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 考情分析 锰扭兴石垮遁括揍佑字姆椎犹奴抠妻扔八光仓来柏筛郡绢榜瘁椒戮堵哉侮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成语误用类型直观图 成语误用类型 望文生义 用错对象 褒贬误用 不合逻辑 搭配不当 重复累赘 谦敬错位 自相矛盾 晌赦盏帚寅珍颈驾姚搅封肯既再穿斟皑固紊沸彭腿藤氮杭捣懊腮疮啃寄氰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考点例析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困难。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很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文不加点”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而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缎彬惨么氯方钙溶承沃倾碰逢昨配蜀路镰秆钻届酷膜宝萄呵胁匪汁屎抛疏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1 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例1、(2012 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属望文生义。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含贬义,此处使用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

文档评论(0)

baa89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