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4-交往篇.ppt

  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4-交往篇

宽容学生的有四大功能: 第一,可以提高自己的内在吸引力; 第二,可以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 第三,可以让对方改变态度和情绪; 第四,可持续学生主动交往的意愿。 真诚信任,宽容礼让对教师的要求: 一方面是要努力做学生的自己人; 另一方面是要尽量商量讨论,避开没有胜负的争论。 (四)知其所欲,善施于人 孔子告诫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知其所欲,善施于人就是说教师关心与奉献时必须基于对学生真实需要的了解,给予学生个性化的适应性支持,而不是无原则的迎合学生投其所好。 三、认识与平息师生交往的冲突 (一)师生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二)平息师生冲突 师生冲突的几个案例。 (一)师生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 冲突就是指人与人的行为相抵触时所发生的对抗状态。 师生冲突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由于价值观念差异,目标差异,情感差异,权利差异而产生的潜在或者公开的排斥、妨碍或对抗的过程。 师生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1、源于师生双方观点的差异。 2、师生双方或一方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约定的规范,或一方的行为与对方的期待差距太大等。 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认真教学; 二是偏心; 三是不顾及学生的自尊; 四是经常迟到、拖堂; 五是作风不正。 …… (二)平息师生冲突 1、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2、熄灭争吵。 3、巧妙和解。 1、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直接冲突对人际关系通常具有破坏性。 容易导致师生发生直接冲突的表现: (1)学生对自己发出一般性的评语甚至责难; (2)学生无意中对自己的轻视; (3)学生由于无知而犯错; (4)学生由于欠缺能力而产生令人不满意的行为; (5)由于脾气、性格、爱好的不同,学生与自己产生相反意见或做不同的事情; (6)木已成舟,无法亡羊补牢的事情。 2、熄灭争吵。 控制事态永远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争吵,事关以后师生交往大局。 3、巧妙和解。 师生冲突后教师如何巧妙和解? (1)弄清发生争吵的原因。 (2)如果责任在于自己,不要拖延时间,及早道歉;对自己做错的事承担全部责任,对自己的过失不要轻描淡写;如果自己损坏了学生的东西,要做出赔偿的表示。 (3)如果责任在学生,可从争吵时自己的不良态度作个自我批评,然后向学生客观地解释引进争吵的原因;如果学生已意识到他自己的错误,那么教师应宽大为怀,不应责备对方。 (4)如果弄不清责任在于谁,那么权当学生是无辜的。 ?[案例二] 某中学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位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抵触、不满地)没见到您。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委屈地)我怎么了? 简评: 显然,这位班主任生硬的批评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不满。在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冲突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倘若这位班主任不采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责问方式,而是从关心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了解学生此时回家的原因,然后教育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冲突也许就不会发生。 ?[案例三] 一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数学老师在强调不同名数不能相加这一概念时,用反问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学生愤然坐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 简评 “不同名数不可相加”是个定律,通常学生会说“不可相加”,但这个学生别出心裁,另用一个类名,把两个不同的名称,统合起来,应该说,也有他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就这一点予以鼓励。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青少年学生尤其这样。他们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对他们不尊重、信赖,而是歧视、侮辱、压制,那么,其后果不堪设想。 (一)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泽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 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这项要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