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玩转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玩转素材

一、一个素材怎样用在多个作文题 高考作文让素材飞 001 读书少,没积累;阅历浅,见识低——写作文没素材.论据大全读着昏昏欲睡,素材全集看着百无一用,怎么破? “老师,我缺素材!急缺!急缺!”素材的确是高中生的软肋。没有高大上的素材,文章的格调就很难提升,分数也就很难“飞”起来。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你将接触到与众不同的写作素材,学习到一材多用的技巧。当然,这个课程绝口不提司马迁、李白、爱迪生、乔布斯……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先说说你对素材的几个误解: 1.写不好议论文都是因为没有素材。 2.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摘抄,然后背诵。 3.素材就是用来凑字数的。 4.素材积累越多越好。 燕飞老师新解: 1.一个人成长的基本标志就是能够运用理性思维去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所以写不好议论文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会理性分析。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素材就是缸里的米。 2.积累素材的最好方法是运用!每看到一个新素材都要想想怎么用在题目中?当然,这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心中有题(心中至少要有50道优秀的高考真题),可以用来论证怎样的观点? 3.议论文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砌,素材绝不是用来凑字数的。要学会解读素材! 4.素材并非越多越好,学会一材多用才是王道。 001 积累和使用素材最佳方法是学会一材多用 高三复习,很少脱离“题海战术”,盲目的做题,通过做题查漏补缺的方式为人诟病,然而,你是否能从这种最笨的学习方法中获得最大收益?这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相信很多同学都做过,其实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素材。 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4月29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中国作协副主席、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说,柏杨先生独到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之久远的精神财富。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柏杨1968年因所谓“挑拨人民与政府间感情”而获罪于台湾当局,度过了9年零26天的铁窗生涯。事后,柏杨回忆说,“正是自1968至1977年间,当我做了阶下囚,便开始潜心治史。”身陷囹圄,使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也成为他一生治学为文为人的动力源泉。 “我之所以写中国历史,就是想要追究一个问题——中国的历史为何循环往复地充满了血腥和欺诈,到底该由谁来负责?”“我以杂文体写历史,形式上嬉笑怒骂,但内心无比沉重。”他说。 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酱缸”文化……柏杨以率真、犀利的形象,引起国人广泛关注。柏杨自己也曾说:“对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直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作家、学者的生命基调。” 柏杨一生针砭时事,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他自评道:“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也成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一句名言。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港台文学研究专家蒋朗朗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平民知识分子,为平民代言,长期关注民生。他用写杂文的方式,从乡村凋敝到物欲横流对人性的侵蚀,一路写来,对种种不平等、腐败的现象进行抨击。” 1988年,《丑陋的中国人》被引进大陆,一时振聋发聩,洛阳纸贵。 作家陈忠实回忆当时情景,“《丑陋的中国人》里的柏杨,是一个犀利到尖锐的思想家,甚至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 “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立足点” 柏杨一生著述等身,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面世,为“十年坐牢,十年杂文,十年著史,十年小说”的传奇作家。其中,《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他其实是借助历史来喻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蒋朗朗评价道。 柏杨说:“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立足点。” 1988年,他第一次回到大陆,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今年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时,因健康原因,柏杨未能成行。 “我来时请他写了几个字,他费力写了‘重回大陆真好’,签名竟用了一个多小时。”张香华女士说,尽管当时已是88岁高龄,但是“重回大陆”一直是他非常清晰的愿望。 柏杨曾提起过一件事。大陆一个剧团到台湾表演老舍的《茶馆》,“我在台下,看得老泪纵横,心情沉重无比,仿佛中国百年来的伤痛逼面而来,我们却束手无策。”正是这种以史为鉴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学者易中天说:“听说柏杨先生仙逝,我发了很久的呆。我相信,冥顽不化的人会越来越少,与时俱进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伟大的民族,也一定会继续前行。柏杨先生,请放心安息吧!”  一位网友说:“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