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全国)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考点精练三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VIP

【步步高】(全国)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考点精练三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步高】(全国)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考点精练三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考点精练三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一、比对法专练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存在什么问题。 1.(2016·山东)(原文)晏子对曰:“……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晏子春秋》) (选项)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不效仿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不是不“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2.(2016·江苏)(原文)乙未,(张汝霖)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张岱《家传》) (选项)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项中“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与原文不符,黄贞父只是想“为难”一下张汝霖。 3.(2015·湖北)(原文)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荆川先生文集》) (选项)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项中的“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与原文中的“必始于不见可欲”相矛盾。 4.(2014·辽宁)(原文)诏以立(指传主赵立)守楚州。……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宋史·赵立传》) (选项)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也不扰民”属无中生有。 5.(2014·广东)(原文)敞(指传主刘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宋史·刘敞传》) (选项)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曲解文意。刘敞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而是引经据典,趁机用委婉的语言劝谏。 6.(2014·重庆)(原文)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指欲资助之亲故)。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虞初广志》卷八) (选项)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为人却慷慨大方,有过人的节操。乡试中举后,打算赴礼部应试,可缺乏资用。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但遭到背弃。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键词语理解有误。原文中的“慷慨”应为“性格豪放”之意,而非“大方”。 7.(原文)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及绍二子尚攻兄谭,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河北岁凶,而袁氏兄弟龃龉,有违天道,此乃天亡尚之时也。”(《三国志·辛毗传》) (选项)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有违天道,但不愿背弃故主,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