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题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2.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时间 1405-1433年 货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以及金银货币 范围 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4.地位:郑和的远航,_____长,_____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意义:增进了中国同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_____武士和奸商。 2.背景: (1)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____________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2)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3.经过: (1)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___________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合作探究】 明朝前期,随着统一的完成和经济的发展,明政府继续汉唐对外友好交往的做法,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到了明朝中后期,日本海盗不断侵犯我国沿海,造成倭患,因此反侵略也成为明朝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探究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 【远航篇】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 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材料二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拒敌篇 】 在明朝中后期,我国边疆地区遭到外来侵略。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材料三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材料四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4)材料四是谁的诗句?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德? 提示: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崇高品质等。 【探究延伸点】 1.郑和下西洋始于明成祖时,国力强盛是郑和成功远航的根本原因。 2.郑和下西洋反映了我国远洋航海的强大实力,显示了我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4.戚继光抗倭属于中外冲突,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我国边疆地区遭受外来侵略。 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的启示: (1)从改革开放方面来谈。如:改革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或借鉴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等。 (2)从郑和精神方面来谈。如:开拓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敢为天下先等。 (3)从国家谋求发展和强盛方面来谈。如: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不要妄自尊大;要建立开放的对外关系,不能固步自封。 【课堂反馈】 1. 明朝时率军抗击倭寇侵略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文天祥 2.下面对郑和下西洋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开辟到欧洲的新航线到西洋去“取宝”满足统治者的需求 宣扬国威加强同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