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日伪行政教育方针与政策探讨 .doc
山东日伪行政教育方针与政策探讨----教师职称代写论文
--前言;
以济南为据点的山东日伪政权,同时辅以青岛特别市公署,从成立到覆灭的七年时间里一直统治着山东沦陷区。随着伪政权的建立,与之相应,其所辖的教育行政机构及其管辖范围也随之确立,并从行政统治上辅以奴化教育,虽然这个政权在存在过程中发生过某些变更,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
一、日伪山东省政权的建立与沿革(1938.1—1945.8)
1、伪山东省公署
日伪山东政权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马良时期(1938.1-1939.1)、唐仰杜时期(1939.1—1945.2)、杨毓珣时期(1945.2-1945.8)。1937年12月27日,日军侵占济南后,为稳定统治,任用旧军阀马良、商会会长辛铸九、道院统掌何素朴出面维持秩序,建立维持会。辛认为可以“出面向日寇交涉”,但“不当维持会会长”。①此后,辛铸九“不愿为虎作伥,避居济南东郊洪家楼教堂,坚不露面”。②何素朴宗教出身不适合军政界,马良则成了“维持会”的会长人选。“济南治安维持会”于1938年1月1日成立,马良、朱桂山为正、副会长。维持会下设五科一局(秘书处、民政科、财政科、教育科、建设科和警察局)。维持会在名义上不是政府,实际代行政府行驶职权,听命于日本军部的特务机关。随着青岛和胶东陷落,1月17日,“青岛治安维持会”成立,以维持青岛市及其附近地区治安为名,行使行政机构的职权。济青南两地维持会为日军控制山东、组织一个统一的伪政权做了准备马良于1938年3月5日,接受伪华北临时政府的任命成为了山东省公署的省长,山东省伪政权正式成立。伪公署成立后在城内贡院墙根街修建了省公署房舍,该工程用时半年,自1938年7月开工到1939年3月完工,共耗资9万元。
①山东省公署直接隶属华北政务委员会,设省属于济南,采公署办公制,下设5厅,总务厅(厅长劳之常)、民政厅(厅长晋延年)、财政厅(厅长唐仰杜)、建设厅(厅长庄维屏)、教育厅(厅长周履安未就任,后1938年11月任命郝书暄为厅长),县治共105县。
②各厅按照颁布的《山东省组织暂行规程》规定:各厅置厅长1人,秘书2至4人;厅下设科,置科长1人,科员、办事员若干人;各厅根据实情可适量设置技正、技士、督察、督学及视察员。
③省公署将地级机构分为道(市)、县、自治组织三级。道公署设道尹1人,下设4科1室(秘书室、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警务科)。全省分划:鲁东道(道尹张化南,烟台市)、鲁西道(道尹朱泮藻,初设泰安,后迁济宁)、鲁南道(道尹方永昌,益都)、鲁北道(道尹成逸庵,德县)以及济南和烟台市公署。县公署设县知事1人,下设秘书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及警务局。伪公署第一年控制了53个县政权,而在日军统治的最高峰(1941年、1942年),伪政府分别控制了103和102个县政权,日军一直没有控制过全省的县政权。
④尽管伪省公署于1938年在部分县设立县公署,但各县署的情况是相当困难的。省公署在其工作总结中自供:“各市县公署残破,档案荡然,各项规则,悉属草创,亦不过略具端倪。”
⑤由于马良的统治不为日军满意,而辛仍以“年老多病不能任事”为借口拒绝,而由唐仰杜接任。唐仰杜于1939年2月1日就职省公署省长,他在职期间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但机构变化不大(教育厅厅长于1942年10月由俞康德继任),是山东省伪政权的一个顶峰时期。在1942年,伪山东省公署下属有:民政厅90人,财政116人,建设厅215人,教育厅89人,警务厅235人,秘书处144人,共计889人,到1945年,伪山东省政府8个直属机构有1076人。①1943年8月29日,伪山东省公署依照《华北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改称伪山东省政府,下设机构设置未作变动。唐仰杜在地方行政方面改变了道区的调整与增设。在1940年将4道为10道(登州道、莱潍道、青州道、沂州道、兖济道、泰安道、曹州道、东临道、济南道、武定道),后又变为9道1特别行政公署及1专员公署。在县政建设方面,通过县政推动基层组织的强化,将全省105县分为三等,为加强县政工作,省公署还利用“县政模范地区”来促进统治。
伪山东省公署在唐仰杜的治下达到权力顶峰。1945年2月,唐仰杜调离,杨毓珣继任。杨毓珣主掌伪山东省政府半年,这时期的伪政权控制的地区已大大缩减。据《华北治安战》中载:1944年秋,华北方面军管辖情形治安良好的只有7个县,比列为1.4%,由共产党领导活动的有139个,占总数31.5%,剩余的295个县,大多管理涣散,多数是以县城为中心,同时驻扎几个乡村,但人民多倾向共产党政权。②此时抗战也已接近尾声,山东省伪政权所属的各县情形亦如此,除靠近交通线或重点城镇外,其他地区县长根本无法推行政令或视事。
2、伪青岛特别市公署
凡人民聚居地方人口达百万以上或政治上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