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学习.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学习

(一)概述首先是缓释与控释的含义1、缓释制剂(SRP):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的释放药物,其余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如葛根素缓释片。2、控释制剂(CROOF):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恒速的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如防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等。其特点:1、释药缓慢而使血药浓度平稳,减少甚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适合于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2、使用方便,对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制剂类型有哪些?1、按给药途径分:口服制剂、注射用制剂、经皮吸收制剂、植入制剂。2、按释药机制来分:骨架型、膜控型、渗透泵型、溶蚀型、离子交换型。3、按释放方式分:定时、定位、定速释放。(二)缓释、控释制剂常用辅料1、天然辅料及其衍生物常用的有巴西棕榈蜡、氢化蓖麻油、明胶、海藻酸钠、甲壳胺等2、纤维素衍生物常用的有MC、EC、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脂等3、丙烯酸树脂类常用的有eudragit L30D、eudragit L100、eudragit RL、eudragit RS100等。(三)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缓释、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载体材料中,形成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聚合物膜内,则形成贮库型缓释、控释制剂。溶出原理因药物释放受溶出速度的限制,故溶出速率低的药物本身就显示出缓释的性质。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率方程,可通过减小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粒径(减小表面积)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率,从而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作用。扩散原理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受扩散速率的限制,药物首先需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缓慢散出来进入体液,药物通过扩散作用释放,释放速度由膜材的渗透性决定。溶蚀与溶出、扩散结合生物溶蚀型缓释、控释制剂,不仅药物可从骨架中扩散出来,而且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蚀的过程溶胀型缓释、控释骨架制剂的释药机制也为扩散和溶蚀结合。渗透压原理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利用渗透压作为驱动力,均匀恒速的释放药物,较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为优越,故称为“渗透泵”制剂。离子交换作用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脂,器具和捂脸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带电荷的药物可结合在树脂上,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时,通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四)缓释、控释制剂的应用目前临床上适宜于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范围广泛。如首过作用强的药物中已有不少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一些半衰期很短的或很长的药物也被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头孢类抗生素缓释制剂;一些成瘾性药物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等等。这类制剂的品种已经涉及到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降高血压药、抗组织胺药、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等各方面。各种类型的缓控释制剂,如骨架型缓释制剂、包衣缓释制剂、缓释胶囊、微囊缓释制剂、缓释膜剂、缓释栓剂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缓释、控释片剂:孙伟张等[5]将丙戊酸钠以1∶2mol比例溶于eudragitS100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 000(PEG6 000)和滑石粉,喷雾干燥,得丙戊酸钠微囊,将微囊与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硬脂酸镁和0.5%的滑石粉等充分混匀,直接压片,制成丙戊酸钠缓释片,每片含主药250mg,经体外释药测定,结果表明,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普通制剂对比,释药的速率缓慢,且无突释作用,24h释放完全。临床上作为广谱抗癫痫药。施文等[6]用乙酰氨基酚淀粉、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等制成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通过测定颗粒的可压性和片剂释放度来评价并确定制备工艺。实验证明,分层颗粒为较理想的制备工艺,采用该工艺所制样品的体外释放度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与美国麦克尼尔公司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控释片基本一致,达到国外同品种的技术要求。临床上作为解热镇痛药。陈珊珊等[7]研究制备法莫替丁胃内漂浮型缓释片,采用乳糖为稀释剂,果胶、HPMC为骨架材料,十八醇为阻滞剂,制备了法莫替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经体外释放实验,累计释放百分率符合Higuchi方程(即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其释药速度符合零级模型,比普通片降低,长效作用明显,成为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次/d的新剂型药物。朱兆思[8]研制了尼群地平控释片,其方法为:把适量的单硬脂酸甘油脂与蜂蜡在加热条件下用氯仿融化,将含一定量的药物小丸用融化的蜡质溶液包上不同厚度的衣层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