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个案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

脊髓損傷個案護理 Jui-O Chen 學習目標 讀完本章後,您應能夠: 1.了解脊髓損傷患者各項評估技巧。 2.說出脊髓損傷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的復健護理目標。 3.了解脊髓損傷患者各項護理問題及照護技巧。 4.陳述脊髓損傷的復健護理成果。 5.了解患者出院後還有那些持續性健康問題。 6.了解到脊髓損傷復健的最終目標。 重要名詞 讀完本章後,您應能夠了解下列名詞: 脊髓損傷 (spinal cord injury) 脊休克 (spinal shock) 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 自主神經反射異常(autonomic hyperreflexia) 第一節 脊髓的生理機制 壹.解剖生理 貳.神經控制 脊髓與脊髓神經(圖14-1) 脊髓與脊髓神經負責大部分頭部以外身體的神經支配,感覺或傳入神經由脊神經的背根進入脊髓;運動或傳出神經則由腹根離開脊髓。 主要功能是管四肢和軀幹的隨意動作及反射。 圖14-1 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又稱為內臟神經系統或不隨意神經系統。 主要功能為管制內臟的動作和反射(圖14-2)。 圖14-2 第二節 脊髓損傷 壹.病理機轉 貳.脊休克 從脊髓橫斷,反射消失至反射開始恢復的這一段期間稱為「脊休克 (spinal shock) 期」。(約1-6週) 最明顯的症狀是在受傷橫斷部位以下,所有肢體與內臟的反射都消失。 約二個星期才慢慢地從足部屈肌的回縮反射 (withdrawal reflex) 開始恢復。 約3、4星期至數月後,反射會漸漸增強,刺激時肌肉會痙攣且有誇張的肌腱反射,甚至可能發生出汗、膀胱和直腸收縮等內臟反射。 恢復指標:球海綿體及肛門反射回復) 參.損傷的分類 一般採用美國脊椎外傷協會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的標準,稱為「ASIA機能損傷等級法 (ASIA impairment scale) A級:完全損傷。 B級:不完全性損傷,在神經機能部位以下,運動機能完全喪失,但到最低薦髓段仍保有感覺機能。 C級:不完全性損傷,在神經機能部位以下,仍保有運動機能,但此部位以下大部分關鍵肌之肌力少於3分。(不具功能性) D級:不完全性損傷,在神經機能部位以下,仍保有運動機能,但此部位以下大部分關鍵肌之肌力達3分或3分以上。(具功能性) E級:不完全性損傷,感覺與運動機能皆正常。 感覺路徑 脊髓丘腦徑 A.前側:輕壓覺、粗略觸覺 B.外側:溫覺、痛覺 後柱徑:本體感覺、觸覺、震動覺、二點辨識 完全性脊髓損傷 完全性脊髓損傷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會造成損傷部位以下的感受及自主運動完全喪失。 不完全性脊髓損傷 不完全性的脊髓損傷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以神經解剖來看損傷範圍可分為下列數類: 中央脊髓症候群(Central Cord Syndrome) 大部分只發生在頸髓損傷。 常見原因是退化性頸椎過度伸張而引起。 臨床表現為上肢比下肢無力,上肢呈鬆弛性 (flaccid) 癱瘓,下肢為強直性 (spastic) 癱瘓。 約一半患者下肢可恢復到自行走路,而上肢的恢復較不理想。(圖14-3) 圖14-3 脊髓半側損傷症候群(Brown-Séquard Syndrome) 主要發生在脊髓半側損傷。 常見原因是刀傷或槍傷造成的局部損傷。 臨床表現是損傷側肌肉無力及本體感覺機能喪失,而對側的溫、痛感覺機能消失。 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復到自行走路及控制大小便。(圖14-4) 圖14-4 前脊髓症候群(Anterior Cord Syndrome) 損傷侵及脊髓前側2/3。 臨床表現包括肌肉無力及痛、溫覺喪失,本體感與深部感覺仍存在。 前脊髓症候群是所有不完全性脊髓損傷中預後最差的。(圖14-5) 圖14-5 後脊髓症候群(Posterior Cord Syndrome) 損傷侵及脊髓後側1/3。 常見原因是頸部一個極度屈曲造成的。 臨床表現是壓覺、關節位置、振動感及二點距離感覺消失,肌力及痛、溫覺完好。 此種症候群預後良好,但通常會有步態失調 (ataxia) 的後遺症。(圖14-6) 圖14-6 脊髓圓錐症候群(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主要傷及薦髓與神經管內的腰神經根。 臨床表現包括排尿、排便及下肢無法正常反射。 預後良好。(圖14-7) 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 主要傷及神經管中的腰、薦神經根,是屬於周邊神經損傷。 臨床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