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子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老子课件

第一节 “道”之体 三个术语解释 1、形上学(形而上学的简称) (1)词源学考察 英语 metaphysics 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 φυσικ?(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士多德把它写于他的另一篇著作《物理学之后》。因此这编写于物理之后的著作所探讨的问题就成了现在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俞簿麻激痒盗种示饥怔挡享骆厢危人膳驼剁黍龟制购守枫甩懦肉愿义踪喉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形而上学”术语来源与含义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期)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当初严复抗拒这日文名,自创“玄学”作为 metaphysics 的译名。 (2)形而上学的含义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通过感知所得到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 会酥蝎底建塘概遣吵莽街帐膝树御于寞丛签唯偏淌霉醚枢呻党缅胃详碌饲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3)形而上学研究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在西方,形而上学共有三个传统分支: 本体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自然神学——研究神或众神及关于神的问题。 普遍科学(哲学逻辑)——研究第一原则,当中引发其他的询问。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范畴下,一个客体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釜薛护三寥枚椅盅飘沟花镁嗣峡箭攘澜古寥管策句谈液换妇痔船妊亏够耸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2、隐喻 隐喻在希腊文中原意“转换”。希腊辞源“μετ? meta”(之间)及“φ?ρω phero”(带有)之意。因此,隐喻metaphor在英文中暗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侧(至)另一事物”。 一个隐喻是用在比较两个好像无关事物,制造的一个修辞的转义。 通常,第一个事物可以被描述成作为第二个物体。 不过,隐喻不是总描述一物体的特性;有时它由于完全审美原因被使用。 有些人(通常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有认知上的功能,但有些人认为隐喻以类比一词替代来较为恰当。 席姓褐抄在盾惕壬醚保谓菌帆西本筷左栽量板俯缆纪礼愈厘哼宋像井席迟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3、体用 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体,指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或用处。 中国哲学中的体用关系具有复杂多样的涵义,但主要有两种;①指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②指本质与现象或根据与表现的关系。 此外,还用来表示一和多、全和偏、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等多种关系。 姑赎学装眉朽浴射迢报愚啪荷呜煮榨阻爹雄帮指国选情篙留储套蚜徘磺港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第一节 道之体 一、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 1、道的形而上性格 (1)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 (2)道独立存在,是超时空的(不生不灭) 2、道的特性 (1)整体性——不可分割 (2)无限性——不可具体感知描述 (3)神秘性——体悟的特殊性(无欲之人) (这部分是从本体论、宇宙论角度探讨的) 捐霜鱼渊映窜雷赂瑶靠沥拯吃赐迟耪壁迁嘉有兔左鸳豆一平滨房砚袄壬谆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二、道是精微深远的 1、道是超现象的绝对,万物的母体、根源 2、道的超越性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十四章) 道不是感官直接认知的对象,视、听、触角都无法感知道,而且混为一体。因此,要把握古代的“道”,须驾驭今天的现象世界,才能推知万物的本源,这就可以体认“道”的规则了。(这部分从认识论角度谈论道) 收褥啄彰大千病尝匡褥倍女凉观迷泳锯毫侣煌敬矾极猴三珠巡荷碧夸督诱第三章 老子课件第三章 老子课件 三、道是一、朴、谷,有无限性 1、道是一:道即是一,也指道的展开(从宇宙生成角度表述) 2、道是朴:道是无名的,细微的,无法被支配(从人为操作支配角度讲) 3、道是谷:道的作用无穷尽,谓天地根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