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第十五章蔽不新成句辨析
屏。屯
j鲻1j
中{习过教30姒?
姥韵第十五章“蔽不新成句辨析
杨柳
老子第十五章“蔽不新成”一句,各版本之间存 是“敝而不成”,或“蔽不新成”。从《老子》书中的思
在差异:河上公本、王弼本、范应元本作“蔽(敝)不 想来考虑,一些研究者认为,老子认识到了“曲”与
新成”,傅奕本、帛书老子乙本作“敝而不成”,而想 “全”、“枉”与“直”等矛盾的存在,以及矛盾对立面的
尔本、景龙本、遂州本、李荣本、司马光本均作“弊而 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从而主张以无为而实现无不
复成”。对此,许多研究者认为,此句应为“弊而复 为,以不争来达至天下莫能与之争,因而这里应该是
成”或是“弊而新成”。其理由如下: “敝而复成”。如,卢育三说:“‘蔽而新成’与‘弊而复
一、从文字上看,“弊”、“蔽”都通“敝”,旧意,与 成’意思是一致的,比较符合老子的思想,据改。”陈
句中的“新”相对,又“以本书证本书”,联系《老子》 鼓应亦认为“(新)若作‘不’讲,则相反而失义。”
第二十二章中的“敝则新”,则此句意为能弊而又新 而本人认为以上观点,甚至是某些研究思路和
成。至于王弼本、帛书乙本等其他古本中的否定词 方法都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从文法结构上看,以
“不”字,有学者举出“不”、“而”两字篆书形近、古书 上观点都认为“敝”所对应的是“新”,而我们认为,
中曾有两字互讹为证,认为“不”是“而”字之误,因 不管原文是“蔽而新成”、“弊而复成”还是“敝而不
而此句应为“弊而复成”或是“弊而新成”。 成”,“敝”字所对应的都应该是“成”,而非“新”,“弊
如,易顺鼎说:“疑当作‘故能蔽而新成’。‘蔽’ 而新成”句中的“新”只是用来修饰“成”的状语。蒋
者,‘敝’之借字。‘不’者,‘而’之误字也。‘敝’与 锡昌先生即认为此处之“新”为修饰“成”的状词,而
‘新’对。‘能蔽而新成’者,即二十二章所云‘敝则 第二十二章“敝则新”之“新”为补足语,是一句要意
新’,与上文‘能浊而清,能安而生’同意。《淮南子· 之所在,二者不宜牵混。
道应训》作‘故能蔽而不新成’,可证古本原有‘而’ “{I筝”、“弊”或“蔽”与“敝”相通,意为破、不成或
字。‘不’字殆后人臆加。《文子·十守篇》作‘是以蔽 残缺,如《易·井》:“瓮敝漏”,《诗经·郑风·淄衣》:
不新成’,亦后人所改。诸本或作‘而不成’者,或作 “淄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敝”都是“破”意。同
‘复成’者,皆不得其谊,而以意改之,不若以本书证 样,我们也可以以本书证本书,《老子》第四十五章
本书之可据也。”(《读老子札记》)高亨《老子正诂》 有“大成若缺,其用不敝”一句,意为器之大成者,好
以易说为是。认为篆文“不”字与“而”字形近,故讹。 像破缺,而使用起来却不会破败,这里,“敝”也是与
并说:“《墨子·兼爱》下‘不鼓而退也’,‘而’乃‘不’ “成”相对的。因此,帛书老子及其它古本“敝而不
之讹,可以互证。” 成”的说法完全可以成立。
二、从老子的思维习惯(由否定而肯定)和思 而易说断言“‘不’者,‘而’之误字也”、“《文子·
想的角度讲,该句承接上文“葆此道者不欲盈,(夫 十守篇》作‘是以蔽不新成’,亦后人所改”均未给出
唯不盈)”,保持这个“道”的人做事不求十足,正因 有力的说明,而举《淮南子·道应训》引文“故能蔽而
为不求十足——按照《老子》书中多处出现“夫唯不 不新成”为证,得出“古本原有‘而’字。‘不’字殆后
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类的句式,下文只可能 人臆加”的结论,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引文中
是:所以能够达到十足,即“敝而复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