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水车之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芝水车之研究

三芝水車之研究 篇名 : 三芝水車之研究 作者 : 林冠瑀 。市立百齡高中 。高二 4 班 周莉惠 。市立百齡高中 。高二 3 班 1 三芝水車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三芝鄉 位於台灣最北邊稍微偏西 ,其位置約在東經一二一度 、北緯二十五度之 間 ,北邊緊鄰石門鄉 ,南邊與淡水鎮相接 ,東邊接金山鄉並連接大屯山脈和臺北 市分界西臨臺灣海峽與大陸 福州遙遙相對 ,唯一背山面海 ,風景美麗的鄉村 。在 最近這幾年三芝開始辦有關水車的活動 ,而讓我們注意到以前都沒聽過的「水車 」 這個灌溉用具 ,因此想了解在這個地方的景點具有哪些特別發展,而且水車是在 最近才又興起的一種產物在其他地方並沒有這類的產物出現 ,因此我們覺得水車 在過去一定對三芝有一定的貢獻 ,才會發展成為當地特有的觀光景點 。在這裡擁 有純樸的農村田園風光 ,有溪流和各種美麗的櫻花 ,山間蜿蜒的道路 ,享受寧靜 的鄉村之美 ,至今鄉內保有六座水車 ,分別為三村水車 、根德水車園區 、民主公 王水車園區 、八連溪水車園區、櫻花水車園區 、福德水車生態園區 ,每座水車結 構不同 ,各有特色 。希望藉由地理小論文的調查瞭解三芝 ,認識三芝 「水車之鄉 」 的由來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文透過對三芝水車的分佈地點特色以及相關背景之檢討 ,求得以下的研究目 的 ﹕ 1.三芝水車空間分佈狀況及環境特色 2.三芝水車發展特色 3.三芝水車的由來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文所採的研究方法包括 :相關文獻探討 、實地訪查 。 1.文獻探討 :蒐集 、整理國內有關水車文獻資料 ,以作為參考以及理論依據 。 2.實地訪查 :實際到三芝水車所在地瞭解其分佈狀況以及地理環境 。 第二章 水車發展 第一節 水車沿革 一 .中國水車發展簡史 2 三芝水車之研究 龍骨水車是在約 1800 年前 ,三國時期魏 國馬鈞發明的 。馬鈞想利用山坡地種點 蔬菜 ,可是很難把水引到山坡地上去灌溉 。馬鈞仔細研究了附近的水源 ,設計了 一種新的提水工具 ,這就是翻車 ,翻車也可稱為踏車 、水車 。之後有利用流水作 為動力的水轉筒車 ,到後來還有利用牛 、驢等獸力使齒輪轉動的牛拉式翻車 , 蘇州的牛力水車出現在清 代後期 。清 代長蘆地區利用風力水車提取海水製鹽 ,一 座風帆可以同時帶動兩部龍骨水車 。一直到今天 ,在大陸的廣西 、江西等山區梯 田 ,仍然還在使用手搖式的龍骨水車 ,古書稱為 : 拔車 ,這一種體積較小較為 輕便 ,連婦女兒童都能夠輕易的使用 。 拔車 (註一 ) 龍骨水車 (註一 ) 二 .台灣水車發展簡史 水車最早文字記載源出於東漢 ,並於唐 代發揚光大 ,唐 代的農民還廣泛使用各種 水車 ,進行農田灌溉 ,其中有井式水車 、翻車 、還有筒車等 ,這些水車既可以使 用人力 、畜力轉動 、也可以利用水利轉動 ,使用方便 。 傳統水車有 2 種 :用人力將水轉送至較高地方灌溉農田 ;一種 用來水車來轉動壓 碎以研磨 ,磨粉 、製紙 、紡織等 。1820 年開始 ,由於工業化結果 ,對水車的改 進有很強的需求 。(註二 ) 第二節 人文與地理意涵 三芝 位於台北縣北海岸地區 ,雖然鄰近海濱 ,但因為海岸多為緩坡 ,玩水很適合 , 但要捕魚卻找不到適合的漁船停泊港灣 ,因此一向以農業為主 。麻煩的是 ,三芝 地區因為 90%以上耕地都是丘陵地與山坡地 ,儘管地質與氣候都適合作物生長 , 但引水灌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