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细菌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及其选择性-兽类学报.PDF

硅酸盐细菌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及其选择性-兽类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硅酸盐细菌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及其选择性-兽类学报

2007 年 12 月,第 13 卷,第 4 期,669-674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December 2007,Vol. 13, No.4, p. 669-674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硅酸盐细菌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及其选择性 ——以正长石和黑云母为例 * 程良娟,李福春 ,李 莎 (南京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10095) 摘要:以硅酸盐细菌和正长石、黑云母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正长石和黑云母单独存在以及二者共存时,吸附时 间和细菌浓度对硅酸盐细菌在其表面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硅酸盐细菌在正长石和黑云母上单位 面积吸附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分别为 40 min 和 30 min,对应的细菌浓度分别为 25×106 个 /mL 和 30×106 个 /mL; 2)在细菌浓度相同时,无论是在正长石和黑云母单一矿物体系还是在二者共存体系中,正长石表面的单位面积 吸附量始终大于黑云母;3)在正长石和黑云母共存体系中,硅酸盐细菌倾向于选择性吸附在正长石上,而且细 菌浓度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实验结果有可能为研究矿物的微生物风化机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关键词 : 硅酸盐细菌;正长石;黑云母;吸附;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Q939.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7493(2007)04-0669-06   矿物-微生物界面作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方铅矿相比,诺卡氏菌倾向于选择性地吸附在黄 的一种现象,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 铁矿表面(沈岩柏等, 2005;魏德洲等, 2006)。 程。金属硫化物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表 此外,微生物在氧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等矿 明,矿物-微生物界面作用可先后分为三个过程, 物表面的吸附行为方面也有研究报道(Gawel et 即微生物的吸附作用、生物膜的形成和生物氧化 al, 1997;Namita and Natarajan, 1997;Zheng et al, 过程(即矿物风化过程)(柳建设等, 2006)。 2001;陈建华等,2006;Yang et al, 2007)。 吸附是微生物与矿物作用的第一步,是直接氧化   在表生地球化学领域,有关硅酸盐矿物的微 作用的前提(柳建设等,2006)。在生物冶金领 生物风化研究多集中于硅酸盐细菌分解矿物的现 域,大量研究表明吸附作用在整个生物氧化过程 象及机理。利用硅酸盐细菌进行矿物的风化实 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仍无确凿证据表明吸附是 验,不仅有利于揭示矿物中钾、钙等营养元素的 生物氧化矿物的必要条件(Porro et al, 1997),但 释放机制,而且还可用于研究原生硅酸盐矿物在 认为微生物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是矿物的微生 风化作用过程中的演化序列。目前,在硅酸盐 物氧化之前提(Shrihari et al, 1995)。 细菌参与下含钾矿物中钾的溶出效果方面已有   目前,微生物在矿物表面吸附的研究主要 不少研究成果(连宾等, 2005;盛下放和冯阳, 集中于选矿领域,特别是硫化物矿物的浮选环 2005),但对硅酸盐细菌在含钾矿物表面的吸附 节(沈岩柏等, 2005;魏德洲等, 2006)。业已发 行为还缺乏基本的了解。作者在矿物风化实验的 现,某些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可改变矿物的表面润 过程中发现,吸附作用对矿物的风化过程有重要 湿性(陈建华等, 2006),进而改变矿物的可浮选 的影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