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知觉-生理心理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与知觉-生理心理学课件

1. 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 (1)枕叶Vl区,V2区,V3区-颞中回(MT区); (2)颞中回(MT区)将空间知觉和物体运动信息加工后继续传向颞上沟内沿(MST区)和颞上沟底(FST区)的神经元; (3)MST区和FST区的神经元将空间和运动知觉信息继续传至顶叶的下顶区和顶内沟外侧沿的神经元,即物体运动知觉和空间知觉的高级知觉中枢。 枕叶-颞中回(MT区) - 颞上沟内沿(MST区)和颞上沟底(FST区) -顶叶 2. 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 (1) 对物体及其细节产生完整而精细视知觉的神经通路,在皮层中沿着V1-V2-V3-V4区,实现着物体方位、长度、宽度、空间频率和色调等信息加工过程。 (2) V4区的信息主要传至颞下回(IT区),对物体细微结构进行更精细的加工和识别。 枕叶V1、V2、V3、V4区 - 颞下回(IT区) 二、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 (一)短距反馈联系 两个皮层区之间的传递 (二)中距反馈联系 三个以上(含三个)皮层区之间的传递 (三)长距反馈联系 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的皮层区之间的传递 三、循环信息流 知觉信息的流程,不仅有底-顶信息流,以及距离不等的自上而下的反馈信息流,还有皮层之间的循环信息流。 第四节 面孔知觉 一、面孔认知与识别的研究进展 脑事件相关电位 无创性脑成像技术 PET fMRI 二、面孔认知的整体加工理论与专家理论 (一)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 (二)专家理论与先天模块论 二、面孔认知的整体加工理论与专家理论 (一)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 在识别面孔与非面孔的认知任务中,面孔的整体加工占优势 在识别不同人的面孔时,面孔的局部特征检测发挥一定作用 (二)专家理论与先天模块论 专家理论认为人对面孔的知觉与对其他物体的知觉没有本质的区别,面孔知觉的整体加工优势和梭状面孔识别区都是后天习得性增强或募集的结果。即面孔识别能力是后天经验积累的结果 先天模块论认为面孔知觉特性是先天遗传的,人在出生时脑内已经存在面孔识别模块,在后天发育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 不伴有面孔失认症的视觉失认症,患者能够认出这幅图中的面孔,却不认识组成面孔的花朵和蔬菜。 * * 121212121 内部感觉 1. 动觉 动觉:身体运动的信息,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2.平衡觉 平衡觉: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其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3.内脏感觉 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感受器位于各脏器的壁上。 嗅觉 刺激物:挥发性、可溶性的物质分子 感受器:双极神经细胞 嗅信号直接由嗅神经细胞送入脑部的嗅球并与僧帽细胞结成复杂的突触连结 僧帽细胞的轴突组成嗅神经将嗅觉信息传递到更高级中枢尤其是边缘系统。 有研究表明嗅觉系统在各水平也有特异细胞对应特定的挥发物质,但大部分细胞对不同物质都有反应,但存在敏感性差异。 味觉 刺激物:可溶于唾液的分子 基本味觉:甜酸咸苦 感受器官: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乳突)、腭、 咽、 喉也有部分分布 味觉通关专化细胞直接与膝神经节或舌咽神经的下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形成突触连结,分别经面神经中的谷索神经(传送前三分二)或舌咽神经(传送舌后部三分之一)进入脑干。 迷走神经传送腭和咽的感受器信息 最后传入丘脑后传入身体感觉皮层的舌区附近(味觉区) 皮肤感觉 1. 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这就是肤觉。 肤觉的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肤觉的重要意义: 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 对视觉和听觉的补偿作用。 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躯体感觉 刺激物:机械能刺激 感受器:麦斯纳触觉小体、帕西尼氏体、肌梭 1 机械力使小体或附于其上的组织变形; 2 变形给轴突末梢以机械刺激 3 轴突接受机械刺激后产生电位,当电位达到阈限水平是产生神经冲动 4躯体的各种感觉器通过脊髓的背侧系统-延脑(薄束核和楔束核)-丘脑-躯体感觉区以及腹外侧系统(灰质背角)-脊髓腹外侧-丘脑 感觉最终传导到皮质区,所有皮质区的神经元排列与身体各部分对应。 注意 1注意的大脑相关物 血流量 EEG 顶叶皮质细胞 2脑干网状结构 3皮质 内容结构: 第一节 知觉信息处理的特性 第二节 知觉的神经基础 第三节 知觉信息流 第四节 视知觉机制 第二 知觉的生理心理学 第一节 知觉信息处理的特性 知觉信息处理的特性: 一、自然匹配原则 二、恒常性 知觉: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换言之,是将客体各种属性或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对象并把握其意义的反映过程。 一、自然匹配原则 Anz1oa,实验1: 过程:   1、被试的左手放在左侧,右手放在右侧。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