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环境税调研文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石环境税调研文稿

关于在黄石市进行环境税试点的调研报告 ——黄石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一、黄石市简介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城市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项目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共有5家公司在沪、深两市挂牌上市,拥有东贝压缩机、劲酒等一批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作为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支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副中心城市和鄂东区域经济龙头,黄石市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为GDP为466.68亿元,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外贸出口增长22.9%;财政收入增长26.9%。2008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为GDP为556.57亿元,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外贸出口增长44.6%。 二、黄石市进行环境税试点的相关背景 (一)黄石市环境污染状况和中短期减排目标 黄石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并呈高速增长趋势。“十五” 期间煤耗量从2000年的297.16万吨猛增至2005年的621.5万吨,而“十一五”仍持续增长,如废水中COD排放量增幅近15%,工业固废产生量年均增长6.8%。 2.未来的环境容量不足。磁湖、青山湖已无环境容量。SO2、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市区的容量已经饱和。环境质量面临降级威胁。市区湖泊BOD(生化需氧量)、氮、磷等主要指标长期超标,空气中PM10多年来难以达标,两项声环境指标一直处在超标状态。 3.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未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资源禀赋不足,水耗和能耗强度处于中上等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艰难。而矿业、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等传统产业仍是发展的重点,重污染型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奏效。2007年黄石市大气环境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工业废水、废气及污染物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冶炼、电力和建材等行业:废水排放总量1.96亿吨,其中工业污水排放量为0.80亿吨,占比40.81%,工业废水主要排放去向为大冶湖和长江黄石段,主要排放行业是采选、冶炼、化工、食品和电力等行业,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93.9%。工业固体废弃物种类主要是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产生量为1199.54万吨,主要产生行业是采选、冶炼、电力和建材等行业,累计占总量的96.1%。 4.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存在 “老账未还,又欠新帐”现象。同时,环境执法力量也显不足,黄石市环境监察支队只有在编人员15人,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执行性的环境法制尚待健全。 (二)黄石市中短期减排目标 黄石市“十一五”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到2010年,市区(城区)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水平有所削减,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市区(城区)空气质量、全市主要地表水水质有所好转,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继续保持达标,农村饮水水质得到基本安全保障,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面积有所增加,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规范,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提升。争取到2020年,全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黄石市“十一五”主要环境保护指标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0年 指标属性 黄石市 市区 大冶市 阳新县 环境质量 黄石长江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100 预期性 阳新富水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长江黄石段水质 类 Ⅲ 预期性 市区主要湖泊水质达标率 % 85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 天 292 280 295 预期性 酸雨发生频率 % 10 5 预期性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 % 75 75 100 预期性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达标率 % 65 65 100 预期性 环境及核设施周围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待定) 预期性 总量控制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万吨/年 3.22 1.60 1.09 0.53 约束性 氨氮排放总量 万吨/年 0.31 0.14 0.10 0.07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万吨/年 7.60 4.80 2.00 0.79 约束性 烟尘排放总量 万吨/年 1.32 0.67 0.34 0.30 约束性 工业粉尘排放总量 万吨/年 7.18 1.80 4.29 1.09 约束性 固体废物排放总量 万吨/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