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 综合题 简答题 复习课件
七下历史复习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 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长河”是指什么河流?
(2)这条河以哪儿为中心?南北分别到什么地方?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哪些水系?
(3)两首诗对此河的评价如何?
(4)你认为隋炀帝修运河这一历史事件是好事还是坏事?请说明理由。;
4、答: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它的开通是件值得称道的好事。但是隋炀帝为了开通大运河,征发了几百万民工,使无数人家破人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从这个角度看,大运河的开通对隋朝百姓来说是个噩梦。;2. 阅读下列材料:
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照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朕”指的是谁?
答:唐太宗李世民。
(2)为何他会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答:因为魏征敢于直言,经常提醒唐太宗要“知得失”,要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
;3. 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杜甫
(2)这首诗反映了哪个皇帝什么年间的盛世景象?
答:唐玄宗。开元年间
(3)唐朝的农作物以什么为主?
答:水稻、粟
; 4. 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文中的“朕”指的是谁?少数民族对他的尊称是什么?
(2)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5.阅读下列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咸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泽,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2)“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6. 阅读下列材料
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你能想像出玄奘西行的艰难程度吗?
(2)我们应向玄奘学习什么精神?;7. 阅读下列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人们对他有什么美称?
答:杜甫 诗圣
(2)你知道这位诗人的作品有何特点吗?
答: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 8. 阅读岳飞墓石刻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请回答:
(1)“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
(2)此对联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 9.阅读下列材料: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培根
请回答:
(1)培根所指文学上、军事上、航海上的变化是什么?
(2)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应该占据怎样的地位?; 10. 阅读下列材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