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研究论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研究论文课件

*;第一节 如何撰写研究论文;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儿童中期亲子依恋与焦虑症状的追踪研究;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儿童中期亲子依恋与焦虑症状的追踪研究;依恋是儿童与父母或者其他直接监护人之间建立的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亲子之间是否存在依恋以及依恋的性质如何,与儿童焦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Bowlby,1973)。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焦虑水平较低,早期不安全依恋尤其是矛盾型依恋(ambivalent attachment)的儿童焦虑水平较高(Bar-Haima, Dan, Eshel, Sagi-Schwartz, 2007; Dallaire Weinraub, 2007)。表明早期的安全型依恋可能是儿童日后情绪适应的重要保护因素。 ;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较多关注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对幼儿或小学低年级儿童(6、7岁)焦虑发展的影响。Bowlby将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考察儿童中期的依恋质量与适应状况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揭示依恋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效应。 ;已有探讨儿童中期亲子依恋及其影响的研究重在揭示母子依恋与儿童适应的关系(Brumariu Kerns, 2008; Granot Mayseless, 2001)。依恋理论认为,儿童能够同时与生活中的几个重要他人建立依恋关系,这些依恋对象按照情感联结的亲密程度等级排列(Kobak, Rosenthal, Serwik, 2005)。婴儿和学前儿童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随年龄增长,父亲逐渐涉入儿童生活,成为他们的另一重要依恋对象和避难所(Wood Repetti, 2004)。 ;既有母子依恋与儿童适应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推广到父子依恋?根据鲍尔比的理论(Bowlby,1973),儿童早期发展的对自我/他人(主要是母亲)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表征是后期依恋关系发展的原型(prototype),表明母子间与父子间的依恋关系存在一致性,或者说既有母子依恋与儿童适应的研究结果可推广至父子依恋。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父亲能够为儿童提供刺激性较强的玩具和游戏,父子依恋及其对儿童适应的影响可能与母子依恋有所不同(Diener, Isabella, Behunin, Wong, 2008)。Paquette(2004)甚至以父子间的激活关系(activation relationship)来区别母子间的依恋关系。同时,Bretherton(1985)指出,母子间与父子间的依恋性质存在不一致,1/3多的儿童(39%)与一方父母为安全依恋,与另一方父母为非安全依恋。 ;迄今为止,仅有少量研究比较分析母子依恋、父子依恋与儿童适应的关系(Diener et al., 2008;于海琴,周宗奎,2002),鲜有研究考察儿童与父母双亲间依恋性质不一致对他们情绪适应的影响。本研究将在考察亲子依恋和儿童焦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母子依恋、父子依恋与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儿童与父母双亲间依恋性质不一致对其焦虑发展的联合影响效应(joint effects),以期揭示以下两个问题:(1)母亲、父亲在儿童中期焦虑发展水平上到底谁起更为关键的作用?(2)与一方父母的安全型依恋是否可有效缓解与另一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所导致的消极影响?;此外,亲子依恋是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纽带是由父母和儿童共同创建的,父母、儿童的自身特征都会对亲子情感纽带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较多关注父母驱动的效应(如母亲的敏感性、将心比心等; Leerkes, 2011; Laranjoa, Berniera, Meinsb, 2008);少数研究探讨了儿童驱动的效应,但主要以横断面设计考察儿童气质对亲子依恋质量的短期影响(Ding, Xu, Wang, Li, Wang, 2011)。本研究试图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采用追踪研究的方式,运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儿童先前的焦虑水平对一年后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效应。 ;本研究假设如下:(1)儿童中期的亲子依恋、焦虑症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在某些方面又有一定的发展变化;(2)亲子依恋与儿童焦虑之间存在双向影响作用,先前的亲子依恋对日后儿童焦虑的预测作用大于先前的儿童焦虑水平对后期亲子依恋的预测作用,即亲子依恋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焦虑。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一般先阐述因变量:含义、优点或危害、鉴于………因此,要探讨影响因素 引出自变量:含义,已有研究揭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研究局限,引出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性贡献在于:首次。。。 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被试 整群选取临沂市两所普通小学三年级共八个班的学生,对其进行间隔1年的两次问卷测查。第一次测查时间为2010年4月,共获得有效被试518名(男26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