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腐蚀失效研究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腐蚀失效研究摘要:介绍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参数、作用,针对换热器的腐蚀情况,进行了水质化验、对换热器腐蚀部位进行了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检测分析和电镜检测,并对换热器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腐蚀失效原因,提出了具体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
1 基本情况
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6万t/年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于1986年7月投入生产。第一循环气冷却器E-408I为该装置重要的设备,作用是对高压循环气体进行冷却,该换热器1995年由国内更新制造,材质为20#,壳程设计温度:200℃,设计压力为2.5MPa,介质为热水饱和蒸汽;管程设计温度为300℃,设计压力为40MPa,介质为乙烯。
口折流板管子腐蚀形貌
2003年11月,一根换热管发生泄漏,2005年6月,又有两根换热管泄漏。此次检测共取了2根管束,1根位于入口附近,1根位于出口附近。入口附近的管束特点(见图),折流板位置管束减薄很严重,抽管时折流板位置很容易折断,同时观察发现入口附近的管束折流板减薄的位置附近有一些小的腐蚀坑。出口附近的管束特点折流板附近也有减薄,但明显程度较入口附近轻很多。也没有腐蚀坑产生。
2 检测分析
管内壁走乙烯介质,内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结垢物和腐蚀产物生成,腐蚀不明显。E-408I腐蚀发生在壳程部位,因此重点对壳程从水质、能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几方面进行检测分析。
2.1 水质方面的调查
水质监测项目主要有:PH值、联胺含量、溶解氧、氯根、碱度、电导、铁离子等,从2008年以来水质监测数据来看,联氨含量、溶解氧、氯根、碱度、电导等项目合格;
2.2 E-408I 管束壳程入口管进行检测
2.2.1 E-408I 管束壳程入口管能谱分析
点1部位
Spectrum processing :
Peaks possibly omitted : 4.960, 7.450 keV
Processing option : All elements analyzed (Normalised)
Number of iterations = 4
Standard :
C CaCO3 1-Jun-1999 12:00 AM
O SiO2 1-Jun-1999 12:00 AM
Mg MgO 1-Jun-1999 12:00 AM
Fe Fe 1-Jun-1999 12:00 AM
Element Weight% Atomic%
C K 9.16 19.42
O K 34.14 54.31
Mg K 0.73 0.77
Fe K 55.96 25.50
Totals 100.00
从元素检测情况看只发现了C、O、Mg、Fe。其中Fe和O含量最多,值得注意的是:从检测结果看Fe不是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没有发现典型的其他腐蚀性元素,为使得检测结果具有普遍性,又增加3点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与点1相同。
2.2.2 E-408I 管束壳程入口X-射线衍射分析(XED)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化合物主要分布有Fe2O3、MgFe2+3O4、Fe2.95Si0.056O4、Mn2AlO4、MgFe2+3O4、Fe2Mn0.5Zn0.5O4、ZnFeVCrO4、CoFe2O4、Fe+2Fe2+3O4等,与能谱检测结果相呼应,以铁为主,其余有些元素应与系统杂质微量成分有关系,所检测到的化学成分中未发现典型腐蚀性介质,比如氯化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硝酸根、硫酸根等。
2.2.3 E-408I 管束壳程入口部位扫描电镜检测
E-408I壳程部位分别做了500倍、1000倍、1500倍电镜扫描检测,发现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点蚀部位附近存在裂纹区(或微裂纹区)呈现海滩状分布或贝壳状分布,即存在一个源裂纹以此为中心呈散射状;二是裂纹区形貌类似树枝状,个别呈“米”字分布,这是典型的应力腐蚀形貌。
上述两个特征连贯交织,综合比对判定具有腐蚀疲劳特征,考虑E-408Ⅰ所使用的环境特征,细化之则可认为是“微振腐蚀”。
3 腐蚀机理分析结论
综合分析,该装置换热器E-408I主要系壳程部位发生微振腐蚀是造成设备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而管程几乎无腐蚀对设备整体寿命影响不大。
其机理分析如下:
3.1 E-408I壳程在使用中与折流板存在微振腐蚀是导致该管束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
微振腐蚀过程中摩振作用破坏了金属保护膜,裸金属迅速氧化,磨损和氧化反复进行,使破坏加剧。另外,金属表面因受压产生冷焊或熔化,其后由于相对运动使金属颗粒脱落,并迅速氧化。二者都产生氧化锈粒,破坏金属界面,氧在疲劳振动腐蚀中很重要。
由于流体(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