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景谷-复苏中茶叶小镇
小景谷:复苏中茶叶小镇旧时,振太紫马街风雨桥旁的小亭里总有那么些些女人,每天眼巴巴的眺望着远方,竖起耳朵听着从古道上传来的马蹄声,期待在来往的马帮中,能寻到自己丈夫的身影。在茶叶鼎盛的那个年代,这里过往的马帮络绎不绝,这个亭子里的女人也就越来越多,遥远而艰辛的赶马路是用汗水和眼泪铺垫出来的,几家欢笑几家愁……这望夫亭中发生的故事,只是古道马帮里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一段而已,然而,我还是听得这样入迷。原计划一早前往茶马古道重镇小景谷的我们,在振太紫马街的李家大院里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听李家后人讲述茶马古道上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是我此行颇为意外的收获。
今日振太的茶叶贸易早已没有以前那么红火,振太的古茶园,基本都散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紫马街的青石路上那数不清的马蹄印子,和深深的车辙印记,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盛。“当时振太是连接省城昆明至缅甸、泰国的重要驿站,马帮经过这里,下景谷,过糯扎,再进勐海,出孟连到达境外;另一路过难搭桥,一路走蛮铁,过南北江,进耿马勐永,出永德、镇康到达境外。这里的马帮,始于清朝末年,鼎盛于民国初年,前后差不多一个世纪,只是前些年茶叶贸易衰败且公路修通了,古道没人走,望夫亭也就再也没有女子去守候,之后就拆了,只留下一个地台印在我们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话到这,李大爷的表情有些许哀伤,“你们要去的小景谷,那个时候可是茶叶的集散地,民乐、振太种茶都是小景谷带动起来的。朝那边走,一路有很多老茶园,只是茶园没有以前那么风光,反而有点没落。”李大爷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向南边。可能对于很多现在的人来说,如今的小景谷只是一个种植茶叶的地区而已,人们早就忘记了它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人们并不应该淡忘这段历史,相反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条昔日辉煌的茶马古道,给今日带来了什么。
再一次来到小景谷的苦竹山已差不多到了正午时分,茶农们还在茶园里忙活着,因为今年比较干旱,茶树发得相对一般,茶园看起来也有些灰蒙蒙的。领我们上山的周大哥,把我拉到了一个农家小院说“苦竹山的这户人家有一件无价之宝:族谱”。我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那有什么好稀奇的,很多大户人家都有。”“你听这位老婆婆说说他们家族谱的来历,你就稀罕了。”老婆婆70多岁了耳聪目明,从她嘴里我才知道,苦竹山种植茶叶的历史是如此传奇。当年吴三桂落败,尾随他的副将李龙和李虎二人,被清军围剿败退后分道扬镳,其中副将李龙跑到了苦竹山,隐姓埋名隐居在此,当时的苦竹山土地肥沃但比较贫穷,几乎没有经济作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龙带着山里的人开始种植茶树,依靠茶叶摆脱穷苦的生活。现在,苦竹山上居住的基本都是李姓人家,几乎都是李龙的后裔,苦竹山的茶在过去很有名气,据《景谷县志》中记载,小景谷最先种茶者,应是苦竹山、马鹿山的先民们。小景谷的茶好,在这连片的古茶园中,以苦竹山种植的茶叶为上品,茶气足,回甘生津好,比较耐泡,茶农都说这里的茶每年都能卖到一个好价钱,但我始终觉得,这里的价格远远没表现出茶的品质。
今日的小景谷毫不夸张地说,是家家户户种茶、经营茶,靠茶致富。遛一圈小景谷的街道便可以找到驻扎在这里的现代化普洱茶企业的广告牌、路标,李记谷庄、茶马司、昌泰恒丰源、馨茗等等,还有许多茶叶零售、批发的店面,有些茶店并非近年茶市好了以后来才兴起的,而是拥有久远的历史。
小景谷茶市的繁荣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前清进士纪襄廷。或许,在100多年前,小景谷人纪襄廷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而推广茶叶种植种下茶树时,他可能没把握种茶是否真能改变家乡贫穷与落后的窘况?当他与同乡纪仁寿在小景谷街创办“恒丰源”茶庄的时候,他可能也没想过他的“恒丰源”茶庄除了经营茶叶生意外,还能带来什么收益?10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今日小景谷茶市的繁荣,都是他为后人做好的铺垫。
“吃叶子,穿叶子,没有叶子,没裤子。”这句话在小景谷已流传了百年,为了纪念纪襄廷,人们把去纪家村的路称为襄廷路,纪襄廷的墓地就在纪家村旁。 墓地的碑文上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景谷之茶衣食万姓,庄蹻而后见公一人。” 民国云南省教育、交通两司司长、东陆大学校长董泽为其撰写墓志,墓联为原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教授王毓嵩先生所撰。用战国时开发治理云南的庄蹻与纪襄廷相提并论,足见当时的政府与百姓对其首倡制茶、兴边富民的壮举给予极高的评价。
纪襄廷,名肇猷,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小景谷纪家村人。他学习勤奋,考取秀才,补禀,至岁进士,并赏六品衔。光绪年间,世居小景谷的纪襄廷,看到家乡山脉重重、农田稀少,百姓穷困,便自己从外地选购茶种,尝试种植茶叶。成功后,他又大力倡导推广并帮助乡邻种植,这也影响了民乐、振太、威远等地,大量荒山变为茶地,形成了景谷河两岸的茶区。《云南通志》记载:“民国9年(1920),景谷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题型) 专题二函数专题归纳总结及测试(试卷+答案详解).docx VIP
- DB15∕T 1819.3-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热熔接头检测.docx VIP
- 医学实验室管理制度.docx VIP
-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docx VIP
-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docx VIP
- 专题13复数第三十讲复数(原卷版).pdf VIP
- DB15∕T 1819.1-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x VIP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解析).pdf VIP
- (高清版)DB31∕T 1058-2017 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pdf VIP
- 肝癌的早期筛查与干预策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