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当代生态伦理学重要思想资源①.docVIP

敬畏生命-当代生态伦理学重要思想资源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畏生命-当代生态伦理学重要思想资源①

敬畏生命:当代生态伦理学重要思想资源①[摘 要]著名生态思想家施韦泽是“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公认的创始人和虔诚的实践者。敬畏生命伦理融东西方生态哲学智慧于一体,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逻辑起点,指出人类的生存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极大地依赖于生命系统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将伦理关怀从人扩展至所有生物。施韦泽不仅在理论上积极倡导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并在实践中自觉遵循敬畏生命伦理准则,深入非洲丛林行医服务半个多世纪,呼吁停止核试验甚至销毁核武器,由此荣获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被誉为20世纪构建珍重生命整体性和个体性之间跨界桥梁的杰出先驱。敬畏生命伦理是当代生态伦理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敬畏生命;施韦泽;人道主义;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4-0027-14 [作者简介]包庆德(1960—),男,辽宁阜新人,蒙古族,博士,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冯玲玲(1986—),女,内蒙古通辽人,蒙古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哲学基本范畴研究”(11BZX029)、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121106-22)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著名生态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又译史怀哲、史怀泽、施韦兹等)是“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公认的创始人和虔诚的实践者。敬畏生命伦理融东西方生态哲学智慧于一体,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逻辑起点,指出人类的生存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极大地依赖于生命系统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将伦理关怀从人扩展至所有生物。施韦泽不仅在理论上积极倡导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并在实践中自觉遵循敬畏生命伦理准则,深入非洲丛林行医服务半个多世纪,呼吁停止核试验甚至销毁核武器,由此荣获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被誉为20世纪构建珍重生命整体性和生物个体性之间跨界桥梁的杰出先驱。敬畏生命伦理是当代生态伦理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一、怜悯同情一切生命:少年与青年时代 任何一位伟人的成功,既有其成长的沃土,又有其历练的过程。施韦泽在与生存环境亲密接触并怜悯和同情一切生命的过程中,为形成远远超越那个时代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 施韦泽于1875年1月14日,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的凯泽贝尔建有小钟楼的牧师家里。其父亲路德维希·施韦泽是这里的牧师,母亲阿德勒是明斯特山谷后面的米尔巴赫的牧师席林格尔的女儿。他有兄弟姐妹五个,施韦泽排行第二。施韦泽出生半年后,他们全家迁到了他母亲的出生地京斯巴赫。在京斯巴赫的牧师住宅里他和兄弟姐妹们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施韦泽从小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父亲真诚的祈祷和虔诚的信仰给施韦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京斯巴赫村旁是长满葡萄园的山谷,那里有清澈的小溪,树林中有许多鸟类等野生动物,村内则有不少狗、猫、鸡、马和驴等驯养动物。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各类动物是施韦泽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施韦泽从小就有怜悯之心,他回忆童年时说:“思考不应杀害和折磨生命的命令,是我青少年时代的大事。除此之外,一切都被逐渐遗忘了。”① 每当看到可怜的生命遭受痛苦,他都感到特别难过。他小时候家里有一条名叫菲拉克斯的黄狗。菲拉克斯看到穿制服的人总要扑上去,当然对邮递员也不例外。因此,家里安排施韦泽在邮递员到来时看住这条咬过人并冲撞过警察的狗。当邮递员到来时施韦泽就用棍子把菲拉克斯赶到院子的角落不让它走开,直到邮递员离开为止。他作为一个看管者站在菲拉克斯面前,如果它想从角落里跳出来就会用棍子教训它。当事后他们又作为好朋友在一起时,施韦泽又会为打了它而感到内疚。因为拉住菲拉克斯的颈索抚摸它,也能使它伤害不到邮递员。 在施韦泽七八岁时,他和同学海因里希·布雷希用橡皮筋做了弹弓弹小石子。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早晨,这位同学建议要和施韦泽用弹弓一起去打鸟,这个建议使施韦泽感到很吃惊,但由于害怕被同学嘲笑就没敢反对。他们走到一棵树附近,树上的鸟儿们正在晨曦中动听地歌唱,对他们毫不畏惧。这位同学像猎人一样弯着腰,给弹弓装上小石子并拉紧了它。施韦泽顺从着同学也照着他的样子做了,但因为受到良心的极度谴责,施韦泽发誓要把小石子射向旁边。正在这时,教堂的钟声响了,并回荡在朝霞和鸟儿的歌声中。这是教堂大钟召唤信徒“主鸣”之前半小时的“初鸣”。施韦泽说:“对我来说,这是来自天国的声音。我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鸟儿们因此免受我同学的弹弓之击,飞回了自己的窝巢。从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