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病理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教育效果观察.docVIP

本院病理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教育效果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院病理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教育效果观察

本院病理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教育效果观察病理科是医院感染和环境污染的高危科室,病理科的医务人员不但会受到大量致病微生物的侵袭,而且大量有害气体的吸入也损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2010年我们对本院病理科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安全意识的专题调查并采取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0年本院病理科的工作人员共14人,其中诊断医生5人,技术员4人,轮转医生5人;男10人,女4人;年龄25~62岁,平均41岁;本科学历8人,大专6人。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主要内容包括:病理科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标准预防的有关知识,发生职业危害后的处理。 1.2.2 平时检查 每周1次,主要包括工作时的防护,戴口罩,眼罩,双层手套;洗手后手指细菌培养,污染区≤10 cfu/cm2,清洁区≤5 cfu/cm2为合格。 1.2.3 职业危害登记 职业损伤后如实登记。 1.3 干预措施 每月1次全科人员业务学习职业危害防护知识,每周1次讨论如何处理职业危害的高风险物品。内容主要包括:① 病理科职业危害的种类,标准预防的有关知识,常见职业危害的影响因素。凡进入取材区的必须穿专用隔离衣,戴眼罩,戴双层手套。② 了解固定剂甲醛的吸入对人体的危害,操作时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③ 切实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工作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七步洗手法,洗手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护措施。④ 熟练掌握职业危害的处理。切片时不 慎碰到切片刀,取材医生在取材时的切割伤,载玻片或盖玻片划伤的处理方法:立即尽量挤出血液,洗净手后的伤口涂上2%的碘酊,用创口贴包扎。配试剂操作不慎、容器破裂等导致腐蚀性试剂外泄或直接人体接触,造成人员灼伤的处理:先用流水冲洗,再进一步对症处理。 2 结果 干预前后除手割伤外,未发生其他职业损伤。干预前6个月共发生手割伤18次,干预后6个月发生手割伤5次。 干预后各项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的合格率均有提高(表1)。 3 讨论 病理科每天要接受痰、胸腹水、尿等标本,部分标本含有各种致病微生物,取材时碰到张力性较高的囊肿其囊肿液可能溅到面部或眼睛。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和储备一定数量的化学试剂,有些化学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等危险。其中甲醛和二甲苯的使用量最多,其挥发性强,危害性最大。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可导致接触者嗅觉敏感降低[1-3],肺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通气功能有下降趋势,且对女性影响更为明显,对眼睛的刺激表现为疼痛、流泪。二甲苯可引起人体慢性中毒[3-4],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引起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紊乱、皮肤黏膜刺激症状以及白细胞数量的减少。技术人员在切片时不小心碰到切片刀,配试剂操作不慎、容器破裂等导致腐蚀性试剂外泄或直接人体接触,会造成灼伤。取材医生在取材时的切割伤,载玻片或盖玻片的划伤,这些均为病理科工作人员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干预前发现个人安全意识较淡薄,年龄较轻的男医生,嫌麻烦不戴口罩、眼罩,手套戴一层。通过干预后,在戴口罩、眼罩、手套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手割伤次数也明显下降。洗手后手指细菌培养合格率也上升。工作人员处理职业危害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同时,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改善了设施建设,包括扩大使用面积、合理的布局和先进的设备,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每个房间安装通风设施,根据生物防护级别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对于病理科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干预,使其充分认识到现存与潜在的危险,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和对策,安全规范操作,可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范卫,周元陵,金复生,等.医院病理科医师接触甲醛的健康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6):466-468. [2] 王克杰,林竞,林秋兰,等.医院病理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J].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644-645. [3] 黄爱民,陈春达.病理科工作环境的空气污染及其控制对策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8(6):71-73. [4] 曾爱平,毕颖,王岩,等.病理科医师被诊断为慢性苯中毒一例[J].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2009,27(6):337. (收稿日期:2012-01-16)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