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桑乾河畔创业绩记藏宅村在集体化道路上九年
桑乾河畔创业绩记藏宅村在集体化道路上九年屹立在桑乾河畔的山西应县曹娘公社臧宅生产大队,在集体化的道路上,走过了光荣的九个年头!
九年来,这个村的社员们,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集体劳动,战胜了种种困难,生产有了空前的发展,合作化前1952年,这个村交售给国家的粮食,每人平均只有80斤,1962年已达到538斤,约增加七倍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里已盖起了一排排的新房。这里,干部、群众,一条心、一股劲,人人喜气洋洋,精神饱满,呈现着一片兴旺气象。今年,这里遭受了几十年未有过的严重旱灾,河干地裂,但是他们战胜了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还比去年增加10.4%
臧宅村的社员们,是怎样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取得了这样巨大的成绩呢?
在集体化的道路上
解放以前,臧宅村人民生活在一片苦海之中。风沙盐碱给大片土地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三千四百多亩的耕地中,竞有一千亩是盐碱地,二千亩是风沙地,每亩地一年只能收到很少的粮食;地主富农霸占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天灾人祸给贫苦农民带来无穷灾难,在这个一百多户的村子里,竟有一大半农民租种土地、扛长工,或者背井离乡出外谋生。老年人巢断了筋骨仍然得不到温饱。很多青年讨不到媳妇:那时候有谁愿把女儿嫁到这个穷多僻壤来啊!尽管祖祖辈辈的农民奔波劳碌一辈子,但他们的子孙一代又一代都仍然是过着负债借粮,卖儿鬻女的悲惨年月。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臧宅村的穷人们分到了土地,结束了过去屈辱的生活。但是,小农经济好此三月里的桃花,经不起风吹雨打;不走合作化道路,穷人就永无富裕的日子。
越穷越革命,穷人走集体化的道路最坚决。听说本县大石口、南马庄两村建起农业社,1953年冬,党员臧仓、吴殿龙领导39户穷人也办起臧宅农业社。万事起头难,刚组织起来的农业社,由于牲口少,农具差,第二年开春生产时,地耕不过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人穷骨头硬,谁也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没有农具,各家出;牲口耕不过来,就用人来拉。就这样,大家拧在一起,团结互助,咬紧牙关干了一年,战胜了重重困难,争得了当年的好收成,总共收了近18万斤粮食,平均亩产96.4斤,比社外农民平均亩产80.5斤的产量,高出20.5%。
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在办社第一年就显示出来了。农业社像块磁石一样,有力地吸引着周围的农民。1954年冬,广大农民群众纷纷要求入社,农业社一下扩大到106户。
农业社扩大了,但是怎样才能搞好生产呢?社长臧仓,党支书吴殿龙就找社员商量,请大家想办法,出主意。有人说,想多打粮食,就要多锄、勤耧和深耕。也有人说,多锄勤耧只要人手多就成,深耕可不成啊:沙士地深耕要起风,盐碱地深耕翻起盐性不长苗;还有,靠小牲口和木犁,想深耕也不行。就在深耕问题上,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怎么办才好呢?臧仓和吴殿龙于是又专门去请教老农臧殿才等,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老经验,老办法。他们说,深耕是能够增产的,但要秋耕深,春耕浅,逐年耕,适时耕。看来还是老农的话对,于是决定深耕。为了解决深耕中的农具困难,他们特地从县里买回了两部双铧犁。可是双铧犁拉力重,牲口弱拉不动,于是,臧仓等又和社员们研究,把双铧改成单铧,这才减轻了拉力,使用起来轻便多了。当年深耕近于亩。结果证明,深耕地的庄稼,就是比浅耕地长得好。加上锄耧也比往年细致1955年全村粮食总产达到37.8万斤,比1954年34万斤的产量,增加11.1%。
深翻、多锄、施有机肥,是治盐碱地改良土壤的好办法。提起治盐碱地,这几年臧宅村的成绩可不小。解放前,臧宅村的盐碱地几乎没有什么村人愿意种,而附近的花寨有800亩没有盐碱的耕地,每亩值光洋100元。现在呢?情形刚好相反,臧宅村的耕地,经过改良后,年年增产,而花寨的地,因为经营不好和其它原因,已经盐碱化得不能种植了。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照呵!
玉米本是高产作物,但是臧宅村土地贫瘠,1956年前,那里没有一户愿种玉米的,都怕种了没有收成生活无着。合作化后,经过几年深耕、细锄、多上粪,土壤得到改良,地力变肥,大家就想着种点高产作物。1956年,党支部提议种玉米,经过和社员商量
后,大部分人都同意了,当年种了1,100亩“金皇后”。因为没经验,本该在“谷雨”前播种的,却拖到“小满”才种完,而且又是一片一片地连在一起,不透风。结果玉米长是长起来了,但有的没出棒,有的棒子未成熟,亩产只有92厅。这时,有人就怀疑说:“种玉米要能多打粮,为啥以前不种?咱祖先又都不是傻子。”有的社员不同意,反驳说:“祖先没办成的事,咱靠集体经济,大伙齐心,就能办成。失败一次算啥?”第二年又种了400亩,因为秋天旱,冻,又失败了。但他们并不灰心,1958年又种了600亩,终于试种成功,平均亩产190斤,比其它作物提高34%。这以后,他们就每年都种玉米千亩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