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162例报道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162例报道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病变,因其发展具有潜在恶变倾向,应予以内镜下切除。目前对于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微波及激光烧灼、橡皮圈套扎等[1,2]。氩离子凝固术(APC)具有非接触性、轴向传导、侧向传导、自动导向和对深部组织损害较小的特点,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传导至靶组织,使该组织产生凝固效应,从而起到破坏病变组织和止血的作用。2010~2011年采用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16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经电子胃镜和电子肠镜及病理证明为息肉的患者162例,162例息肉患者中,男71例,女91例,年龄28~82岁,平均506岁。其中食管息肉18例(20枚),胃息肉62例(80枚),结肠息肉60例(86枚),直肠息肉22例(26枚)。所有息肉直径03~20cm,平均06cm。162例患者中132例为炎性增生性息肉,30例为腺瘤性息肉,其中12例患者息肉为有蒂息肉。
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 300型系统,APC探头直径为23mm,长22m,配有ERBEIcc200型高频电刀。操作时使用内镜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GIF-180型电子胃镜及CF-Q1501型电子肠镜。术前做凝血功能等检查,胃镜下治疗者一餐禁食,结肠镜下治疗者禁食,做肠道准备。按常规操作体位,接好专用屏蔽地线,打开氩气瓶阀门,注满氩气。一般氩气流量1~4L/分,峰值功率40~60W,表面热凝深度2~3mm,常用电凝指数为A60。使用前调试氩气刀效果,可将湿肥皂置于干燥清洁垫板上,导管尖端接触湿肥皂,脚踏开关,1~3秒/次,可见导管前端产生短暂的蓝红色火花,同时产生少量无味烟雾。电子内镜直达病变部位,近镜观察病灶,选取合适角度,充分抽气换气,应在直视下用氩气刀对息肉进行电凝。APC装置由高频电能发生器,氩气源及探头,一根远端陶瓷管口内装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管组成在内镜直视下,经内镜钳道插入氩气电凝切导管,直至病灶上方03~05cm处,以每次1~3秒的时间进行氩气电凝治疗,氩气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高频电能,继而能量被传导至组织而产生凝固效应。治疗后病灶表面泛白,泛黄甚至出现黝黑样变,病灶周边黏膜可出现肿胀。凝固治疗次数视息肉大小、数目及病灶质地自行规定,一般以内镜下整个病灶灼除为主。术中应抽吸腔内烟雾,以免影响视野。对于有蒂息肉,息肉较大圈套器不便于套入蒂部,先用氩气刀凝固缩小病灶,便于后续操作,同时那些分叶状息肉且葡旬于胃肠腔,不易分辨蒂部时也可先行氩气刀凝固,便于暴露息肉蒂部。对行圈套术后,蒂留置过长或由于电凝不佳蒂部出血时也可采用氩气刀凝固残留的蒂部,进行有效的止血。术后禁食1天,适当补液,流质、半流质饮食2~7天,胃息肉患者术后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肠息肉患者术后保持大便通畅。
结果
162例患者中息肉直径<10cm者,APC治疗1~2次,病灶创面均凝固泛白,直径为10~20cm者一般需2~3次凝固治疗。腺瘤性息肉病灶,APC治疗2~4次至整个病灶灼疗至微黄甚至成黝黑色。APC术后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130例患者05~2个月复查胃肠镜,发现治疗处黏膜变平,色泽正常,无复发,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黏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疤痕形成。162例息肉患者术后36例有腹痛,多为轻至中度,多能忍受,不需处理,1~24小时后腹痛消失。16例出现胸骨后和上腹部烧灼感,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即可缓解,12例诉腹胀,1~2天后自动消失,全部病例均未发生穿孔。
讨论
本研究采用内镜下APC治疗162例胃肠道息肉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其他学者的观察一致[3],在治疗过程中探头与组织不会发生粘连,产生烟雾较少,不影响操作视野,单个病灶的治疗时间短,与常规微波或高频电凝等治疗比较更为便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APC最大的优点是凝固深度的自限性,一般≤3mm,不会引起穿孔,但有报道部分病例可出现穿孔和胃肠黏膜下气肿等并发症[4]。其次是氩离子束可以自动导向需治疗的组织表面,而不一定沿氩气流原来的方向,也不一定是喷头所指的方向,它可以进行轴向、侧向和自行逆向凝固,几乎可以到达病变的每个部位,对病灶的处理非常自如,有独特的优势。如今APC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息肉直径<1cm者可以迅速治愈,1~2cm息肉则需多点喷凝,但要注意每次喷凝不应3~5秒,对于较大的息肉,每次治疗不宜超过10次喷凝,尤其不宜连续在同一部位多次喷凝。另有报道APC治疗消化道出血、血管畸形、Barretts食管[5]、疣状胃炎。操作过程中氩离子凝固器导管应在病灶上方3~5mm处,无需与病灶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为EMC设计指南.pdf VIP
- 《导光管采光技术》课件.pptx VIP
- DB15_T 2383-2021 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与整理第4课时 练一练》PPT.pptx VIP
- 消防工程维保、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公司公示内容-工作流程.docx VIP
- 2025至2030船用推进发动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docx VIP
- 《七律二首 送瘟神》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docx VIP
- 福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
- 感染病病原体耐药机制.pptx VIP
- 【历年真题】2019年10月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自考试卷(四川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