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伏羲女娲图像艺术学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画伏羲女娲图像艺术学探究

汉画伏羲女娲图像艺术学探究摘 要:伏羲和女娲两位古神在民间风俗活动中被长久地保存下来,被看成是创世之神和始祖之神,对人类活动产生过无与伦比的影响。在汉画中,伏羲女娲图像频繁出现,呈现出独特的规律性,蕴涵了丰富的艺术内涵,更隐藏着深层的社会意识形态。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人首龙身)的形象特征,有着著阴秉阳、连通天地的哲学属性和神性特点。在这一结构模式中,“生命化生”是其核心与本质,而这一吉祥意义则通过伏羲女娲相互交缠和穿连的构图形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绘画艺术;民俗艺术;伏羲女娲;艺术类型;图像意义;艺术学方法;社会思想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伏羲和女娲这两位古神是一对神秘的人物。他们不但在民间风俗活动中被长久地保存下来,而且被看成是创世之神和始祖之神,对人类活动产生过无与伦比的影响。随着考古工作的科学开展和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以图像形式存在的伏羲女娲图像实物资料被发见,主要在山东、四川、河南、江苏、陕西等省,包括有壁画、帛画、砖画等各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汉画中,伏羲女娲图像频繁出现,呈现出独特的规律性,蕴涵了丰富的艺术内涵,更隐藏着深层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汉画中的伏羲女娲图像艺术类型 东汉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①半人身、半蛇身或半人身、半龙身是伏羲女娲的典型形象,也有个别者肩生双翼。汉画中的伏羲和女娲,或各自单独出现,或对应出现,或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同时出现时,伏羲和女娲尾部或相交或不相交。伏羲和女娲尾部相交时,或一次相交或多次相交或多次相交成圆形、菱形。 1、伏羲、女娲像各自单独出现。如在1985年12月被发现清理的山东省莒县沈刘庄汉画像石墓中,有伏羲图像,半人身、半龙身,刻于墓门第三根方立柱上,未见女娲图像。②又如1965年冬南京博物院清理了一座江苏省徐州市青山泉白集东汉画像石墓,该墓西壁(北)刻石上有女娲图像,半人身、半蛇身,未见伏羲图像。③但这类情况较为少见。 2、伏羲、女娲像对应出现。以陕西省绥德城东辛店乡裴家峁村发现的东汉画像石墓为例。该墓墓门竖框上对应刻画出伏羲、女娲图像,半人身、半龙身。④ 3、伏羲、女娲像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这类图像比较多见,其中又可分为几种情况。(1)伏羲和女娲尾部不相交。如1974年四川省出土的泸州五号石棺,当头刻伏羲、女娲像,半人身、半龙身,尾部蜷曲未交。⑤(2)伏羲和女娲尾部相交一次。以东汉中晚期的贵州金沙县汉画像石墓为例。伏羲、女娲像雕刻在黄色砂岩石板上。⑥女娲居左,头梳高髻,身着交领宽袖衣,腰下为龙身,双龙爪左右伸出,龙尾向右伸。伏羲在右,面对女娲,头戴斜顶冠,身穿交领宽袖衣,从腰下开始亦呈龙身,尾部向左长伸,与女娲尾相交。(3)伏羲和女娲尾部相交两次。如东汉武梁祠石室中的《伏羲女娲图》。⑦(4)伏羲和女娲尾部横向相交三次呈菱形。如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胜乡出土的2号砖室墓中,石棺四的棺头所刻伏羲和女娲尾部横向相交三次并呈菱形。⑧这类图像在四川地区的伏羲女娲图像艺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5)伏羲和女娲尾部纵向相交三次呈菱形。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利国汉墓中室东面北立柱上所刻伏羲、女娲像,皆为半人身、半蛇身,二者尾部纵向相交三次并呈菱形。⑨(6)伏羲和女娲尾部纵向相交三次呈圆形。如约东汉晚期的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胜乡出土的一号砖室墓中,画像石棺后端是《伏羲女娲图》。⑩伏羲和女娲皆为半人身、半蛇身。伏羲戴山形冠,女娲梳高髻。二人相互拥抱,面部相对接吻,两尾纵向相交三次并呈圆形。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画面中,还会有日、月、规、矩、芝草、玄武、朱雀、九尾狐、星宿符号、圆璧、相交圆环、单阙、羽人、莲花、西王母、气母(盘古)等各种不同的艺术造型伴随伏羲、女娲像出现。 1、伏羲女娲与日、月。这类图像多以伏羲捧日、女娲托月的面貌出现。如2002年2月1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磁涧镇里河村出土一批汉代壁画空心砖,被断代为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壁画绘于脊顶砖底面的白膏泥地子上,有《女娲月象图》和《伏羲日象图》。女娲上身呈女相,头挽髻,两鬓垂发,身着青色右衽宽袖袍服,肩生双翼,拱手,露出紫色内袖;下身为赤色蛇尾,在身体右侧弯曲上卷,尾上托着一轮青色圆月;女娲侧目视月,月轮直径17厘米,内绘一奔兔、一蟾蜍、一桂树。伏羲上身呈男相,头戴冠,面目模糊,身着红色右衽宽袖袍服,肩似生双翼,拱手,露出青色内袖;下身为青色蛇尾,在身体左侧弯曲上卷,尾上托着一轮红日;日轮直径17.5厘米,内绘一只飞翔的金鸟和一株青叶神树。 2、伏羲女娲与规、矩。这类图像多以伏羲执规、女娲持矩的面貌出现。如在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的7号石的右侧面,刻画了伏羲女娲图像。7号石系竖条长方石,高95厘米,宽26厘米,三面刻画像。右侧面有边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