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商品牌营销之路
泉商品牌营销之路摘 要:从“产品经营”时代的野蛮生长到“品牌经营”向“资本经营”的强力扩张,从老板到企业家,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市场环境,面对新一代的消费者,泉商品牌正在谋求“理性与诚意”的“二次创业”。文章回顾了泉商形成的渊源,总结了泉商品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泉商“二次创业”阶段的品牌发展提出了几点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泉商;品牌营销;二次创业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56 -03
前言
泉商,品牌商驰“泉”天下。
泉商之蔚起,缘于海洋。唐宋元时代,泉州的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明末清初,泉属各县人士纷纷出洋谋生,出现“浮大海趋利,十家而九”的局面。然而,历代泉州人对海的感情也是纠结而复杂的,在海运发达,海上贸易兴盛的年代,他们四海扬帆,到处做贸易,但遇到朝廷政策阻难时,他们也会为了生计,转而从事海上非法活动,从事走私到打劫。因此,泉商具有海盗冒险犯难和商人吃苦耐劳的双重性格。自唐宋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起航至今,千百年浓郁的商业文化沉淀,使泉商对财富的追求与把握具有天生的禀赋。
泉州总人口812万人,但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600多万人,分布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日本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这些旅居海外的泉籍华侨,大多勇敢朴实,吃苦耐劳,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提供了泉州家乡子弟良好的海外就业和创业机会。
作为中国的品牌之都,泉州人有80万在经商,约占总人口数的1/10。2011年泉州市生产总值达4270亿元、财政总收入500.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42.0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40亿元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3亿元,均比2006年翻一番以上,经济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省首位;形成3个产值超千亿元、2个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40多家上市企业,形成了资本市场中耀眼的泉州板块;1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继续强化着“中国品牌之都”的荣誉。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涌现出安踏、特步、匹克、柒牌、劲霸、威鹿、七匹狼、利郎、九牧王、贵人鸟等一批著名本土品牌)、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这些都与泉商的倾心打造、苦心经营密不可分。
一、泉商品牌营销“勇字当头”、爱拼才会赢的机会时代
如果有人问一个泉籍商人“你凭借什么事业有成”,他十有八九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句话:“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首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唱出了泉州商人奋斗不息的精神。“拼”和“赢”两个字,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泉州人那种勇于开拓、敢闯敢冒险的精神。“地狭人稠”的境遇,使得浸润海洋文化的泉州人自古以来习惯于外出打拼,闯荡世界、搏击商海已成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泉籍商人尝到“先人一步、领先一路”的甜头,他们深知,这与世代流淌在自己血液中“爱拼敢赢”的信念密不可分。血液里奔腾着爱拼敢赢、永不言败的力量,泉籍商人用“孤注一掷的决心”、“三分本事七分胆”,点亮了中国商业史中的泉州辉煌。今天,国内外商海拼搏的异地泉商已是各自领域的风流人物,他们虽四处漂泊,但在拼搏中奋进,在拼搏中凝聚,在鞋服、建材、水暖等众多领域,创造着每年超2000多亿元的惊人业绩。如南安掌握着国内水暖市场的定价权,坊间甚至有“离开了南安人,全国的水龙头都关不住”的戏称。全国70%的陶瓷、80%的水暖、70%的石材由泉商经营和配送,此外,国内粮果总产量的20%来自泉州,世界旅游鞋产量的20%来自泉州,国内外墙砖市场的65%也来自泉州。
回顾改革开放后到2010年的这段辉煌光景,这个阶段的泉商品牌营销可以归结为“勇字当头的机会时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只重生产,忽略品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泉州,特别是晋江的家庭作坊,“一乡一品”的特色非常明显。英林的服装、陈埭的鞋、磁灶的建筑陶瓷等都有成百上千的家庭作坊在生产,在这个改革初期的潮头浪尖上,品牌概念模糊,产品跟风,品质低劣的状况层出不穷。各行业早期创业者就是这“第一批下海捞鱼”的人,及时抓住这一轮产品的卖方市场机会,从而赚得事业的第一桶金。
(二)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泉商品牌初期,凭借劳动力密集型的低廉劳动力成本和卖方市场的主动姿态,迅速成长壮大。当时工人的生活、工作条件恶劣,三合一、四合一厂房普遍存在,频繁的火灾、脏乱差的环境,直到今天还并未完全改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