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
浅议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摘要:近年来,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一些种类的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得到了有效广泛应用,本文对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应用设计原则、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等进行了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生态;应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ome kinds of groundcover plants in the garden effectively wid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to cover plant’s concept, the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design principle, cover plant’s ecological configuration is simply introduced,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words: groundcover plants; Garden; Ecolog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被植物的概念
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普葡伏性或枝叶密集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2地被植物的特点
所探讨地被植物是指生长高度在1m以下、成片种植, 枝叶密集、具较强扩展能迅速覆盖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强,易于粗放管理,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对地面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植物,包括一至二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蕨类植物、苔藓、常绿和落叶木本地被.
攀援藤本植物和宿根花卉等。其具有如下特点。
2.1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目前园林常见的有300多种。地被植物又分不同科属,有菊科、豆科、十字花科等,且具有不同的生态类型,其中既有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灌木,半灌木。据调查发现,北京地区秋季观赏的野生地被植物有22科83种,在杭州地区有53科144种,济南地区野生有73科 349种,南京地区有139种。目前全国尚有大量资源处于野生状态,亟待开发利用。
2.2具有观赏性,易形成景观
地被植物的种类较多,且色彩繁多,群体功能强,每种植物都独具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观赏特性,这些观赏特性又随着不同的季节和生长阶段有所丰富和发展,在绿地中构成花墙、花带、花境,可大大提高绿地的观赏性。地被植物生长较快,花期较长,易于形成景观。
2.3生态适应性强
在地被植物中,许多种类具备耐寒、耐水湿、耐旱的能力。在不同水分条件、酸碱度、质地的土壤条件下基本上都有可供选择的适合种类,一般野生地被植物都具有适应性较强的特点。
2.4易于造型装饰,管理粗放
大多数草本地被植物的植株高度不高于25cm,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既可修剪成球形、塔形,又可构建成模纹图案,不仅丰富了植物景观的丰富度,还使植物群落结构有着高低起伏的层次变化。地被植物多为自繁力强的草本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一次种下后不需要经常更换,使用年限普遍比较长,且养护管理较为粗放,不需要经常精心护理和修剪,也不用经常喷施农药和灌溉。
2.5生态效益大
运用地被植物,除了丰富景观以外,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也尤其重要。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中, 微生物、灌木、动物、地被、乔木和它们自下而上的基础土、水、光、气、温等非生物因子之间形成互相协调,互相共生的共同体。在色彩、厚度、冠形、层次等方面,符合观赏要求,在喜肥、耐阴、喜阳、耐瘠等生态要求上,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构成稳定、和谐的植物群落。另外,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如有些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硫,这就可以起到特殊净化空气的作用。
3 应用设计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地被植物配置设计中,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选择地被植物之前,需了解种植地的立地条件、所用地被植物的特性以及种植地周边的群落关系。然后,根据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与长成后可达到的覆盖面积与乔、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彼此之间构成和谐、稳定、能长期共存的植物群落。
3.3地域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以丰富的植物材料,模拟构建再现自然植物群落,而作为园林底色的乡土地被植物必不可少。由于乡土地被植物具有相当大的适应性,引种便利,生存能力相对稳定,耐粗放管理,可降低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以及因施用化学除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