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门诊处方中常见药物配伍禁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门诊处方中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浅议门诊处方中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98-01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中常见药物的配伍。方法 搜集门诊处方中常见药品配伍的相关知识。结果 不合理配伍不能提高疗效,还会增加毒副作用。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药品配伍的重视,掌握门诊处方中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药品配伍;药品禁忌;用药安全 临床联合用药应用广泛,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但有些药物配伍后,不但不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疗效,甚至出现增强或新的毒副反应。还有的药物配伍过度增强疗效,反而出现毒副反应。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现将我院门诊处方中出现的配伍禁忌整理,报告如下。 1 抗生素类  ①青霉素同催产素、氯丙嗪、维生素B6 、异丙嗪、利血平等药配伍容易产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忌混合静滴。②β2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呋新,头孢他定等)同酸性或碱性药物(氨基糖苷类、葡萄糖注射液、林可霉素类、氨基酸、维生素C、红霉素类、谷氨酸钠、碳酸氢钠、氨茶碱等)配伍,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易分解降效,在联合应用时要分瓶滴注。β2内酰胺类药物不可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③头孢唑啉静滴同呋塞米肌注或口服配伍,可发生严重的肾损害。④氨基糖苷类药物(奈替米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同耳毒性药物(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头孢菌素类、强效利尿药、藻酸钠、右旋糖苷类等)配伍,可增强耳毒性和肾毒性。同肌松药或具有肌松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可增强毒性,此类药物相互之间不可配伍。⑤静滴或口服β2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同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螺旋霉素等)配伍,可降低β2内酰胺类药效。⑥特非拉丁同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配伍,可导致血中药物浓度升高。 2 降糖类  ①注射胰岛素同服利血平,可导致低血糖反应。②优降糖、氯磺丙脲、甲糖宁同服阿司匹林或保泰松,可能发生低血糖性昏迷。③降糖药物同服氯霉素,可致低血糖性休克。④优降糖同普萘洛尔配伍,可进一步降低血糖,并掩盖因严重低糖引致心率增快。⑤降糖药同服异丙嗪或氯丙嗪等,可使血糖升高。⑥降糖药同双氢克尿噻,利尿酸等配伍,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发生昏迷。⑦降糖药同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配伍,可使血糖升高。 3 其他  ①布洛芬同抗高血压药物配伍,可降低降压的药效。同水杨酸药物(阿司匹林等)配伍,不增加疗效,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同抗凝血药配伍,可增加出血危险。②阿司匹林同糖皮质激素配伍,可加剧胃肠出血。同服中成药酒易损伤胃黏膜,导致出血。③卡马西平同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配伍,可降低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同烟酰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抗抑郁药、西咪替丁等药配伍,可升高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易出现不良反应。④氯苯那敏同抗胆碱药物(颠茄合剂、普鲁本辛等)配伍,可增强抗胆碱作用,加重口渴、便秘、青光眼患者症状,出现心动过缓。 总之,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数量周期逐渐缩短,但药物的毒副反应临床资料相对滞后,合理用药成为临床的关注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用药系统软件的应用,门诊处方中的配伍禁忌也会逐渐避免,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万英.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药物与临床,2007,45(10):99-100. [2] 应小飞,李敏.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及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3):404.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