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红楼梦》贯穿全书写作手法
浅谈《红楼梦》贯穿全书写作手法摘要:套用西方一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理解。这证明了《红楼梦》在反映生活上的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仅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谈对《红楼梦》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供我和所有《红楼梦》爱好者再读时对作者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有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红楼梦》;重复;暗示;对比;预言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93-01
《红楼梦》问世二百余年来,有关《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以致成为红学。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套用西方一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理解。这证明了《红楼梦》在反映生活上的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证明了《红楼梦》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之丰富、广阔、深邃;证明了《红楼梦》具有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真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这篇文章,仅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谈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
1.重复的运用
何谓重复?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件,甲做过了,乙再做一遍。这种手法在《红楼梦》中是最明显的。
同样一句话,两次从两个人嘴里说出。如:“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二十六回红玉说过一次,第七十二回司棋又说了一次。如吃女孩儿嘴唇上的胭脂,一次是金钏儿,一次是鸳鸯。如祭祀死去的女孩儿,一次是金钏儿,一次是晴雯。
2.暗示的运用
何谓暗示?不明显、不直接地告知,而是用含蓄的语言或特定手法或是特殊方式,向读者透露某种信息。曹雪芹的暗示手法大多是“说谁谁出现”。前面的“说”是“问”,后面的“出现”是“答”。
怎么个“说谁谁出现”?请看《红楼梦》第七十三回,黛玉笑着说道:“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迎春笑道:“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迎春说的男人是许多人吗?一语未了,只见又有一个人进来。谁呢?——贾宝玉。
“说谁谁出现”,有时是间接的。第七十七回,宝玉指着那些婆子恨到:“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因问道:“这样说,凡女儿个个是好的了,女人个个是坏的了?”宝玉点头道:“不错,不错!”婆子们笑道:“还有一句话我们糊涂不解,倒要请问请问。”
婆子们要问什么?”方欲说时,只见几个老婆子走来,忙说道:’’你们小心,传齐了伺候着。此刻太太亲自来园里,在那查人呢。只怕还查到这里来呢!’’”——婆子们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你母亲是不是女人?在这里王夫人没有直接出现,是通过婆子的嘴说出,间接给出了答案。
3.多次使用预言
预言,或者叫预先告知,也是曹雪芹在小说中多次使用的手法。
元春省亲的消息,是第十二回,秦氏给凤姐托梦中预先告知的:秦氏预告凤姐,也是作者预告读者。秦氏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第一零一回,凤姐在散花寺求签,签簿上写着:“王熙凤衣锦还乡”,别人都说是大吉大利,宝钗不以为然,认为这是预言凤姐的生命即将结束。
凤姐的短寿,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暗示过。第二十九回,王熙凤自己说:“他怎么常常说我该积阴骘,迟了就短命呢!”第五十二回,贾母在夸凤姐的时候,很自然说到了凤姐的寿命。贾母担心凤姐太聪明伶俐寿命不长,其实正是预言凤姐的短寿,凤姐的辩驳反倒预言了自己的死期:“等老祖宗归了西”,她的生命也该结束了。
对薛宝钗的命运,作者也数次预示,一次是薛宝钗做的灯谜: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预示着宝钗婚姻的短暂、悲惨地守活寡。
4.多种手法的连用
作者曹雪芹上述几个手法有时是重合使用的,比如重复和对比、预言和暗示,经常联合起来使用。
重复和对比连用的手法在小说里使用的最多。如贾府里两次过节,一次过元宵节,一次过中秋节。两次过节对比明显,气氛截然不同。
先看元宵节,贾府人丁兴旺,热闹排场;而中秋节的人物就少得多了,贾母倍感冷清。
元宵佳节,台上唱戏,台下赏钱,好不红火热闹;再看中秋之夜,月明风清、天空地净。没有了觥筹交错的酒宴,没有了台上唱戏台下用簸箕撒钱的喧闹。有的,只是远远的桂花树下传来袅袅悠悠、呜呜咽咽的笛声。众人肃然危坐,默默相赏,一派悲悲切切、凄凄凉凉的气氛。
元宵夜,王熙凤说笑话,逗得众人前仰后合;中秋节,尤氏学了个笑话,贾母都听得打起瞌睡来。
什么叫“盛宴必散”? 什么是“瞬息繁华”?通过贾府过元宵节和中秋节的情景对比就明白了,也让我们感到了忽喇喇大厦将倾的无奈与悲凉。
作者曹雪芹的以上几个写作手法--重复、暗示、对比、预言,贯穿全书的一百二十回之始终。这几个手法并不是作者写作手法的全部,若让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5D4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T_SXNA 002-2021_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达标验收标准.pdf
- 2025年武汉江岸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0616-高盛-亚洲经济分析:中国的新增住房需求将保持低迷.docx VIP
- 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物种鉴定规范.pdf VIP
- 默纳克ME320L电梯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某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详细手册.docx VIP
-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8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