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化学复合酸化技术探究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化学复合酸化技术探究及应用

热化学复合酸化技术探究及应用摘要:热化学复合酸化是在酸化施工中分段注入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让其在地层中接触并发生热化学反应。利用该反应体系产生N2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持、甚至提高地层温度,降低稠油粘度,防止有机沉淀和酸液冷伤害的产生,有效解除有机物堵塞、沟通裂缝,同时生成的N2也利于残酸的顺利返排。 在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分布十分广泛,稠油油藏经常存在钻井液、粘土、腐蚀产物等无机物和胶质、沥青质、蜡和细菌等有机物堵塞,采用常规酸化工艺对稠油油藏进行酸化解堵时,存在着酸液进入地层易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稠油混合产生沥青质淤渣和酸渣、易造成原油乳化及注入液对储层造成的冷伤害等难题,可能会对储层造成毁灭性二次伤害。为此,开展了热化学复合酸化储层改造工艺技术的研究。 一、热化学复合酸化机理研究 1、热化学复合酸化原理 热化学复合酸化是在酸化施工中分段注入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水溶液,让其在地层中接触并发生热化学反应,并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降低反应体系的活化能来控制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NaNO2+NH4Cl=NaCl+2H2O+N2↑ 在标准状态(即温度T=298.15K,压力P=1.01325×105Pa)下,利用反应物标准生成焓的数据计算的到该反应焓变ΔH298=-332.58 kJ/mol,属强放热反应。根据理论计算,10m3 NaNO2剂溶液(3mol/L)和10m3 NH4Cl剂溶液(3mol/L)在标准状态下反应后,可使反应液温度升高119℃,同时可产生约672m3 N2气体。利用该反应体系产生N2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持、甚至提高地层温度,降低原油粘度,防止有机沉淀和酸液冷伤害的产生,有效解除有机物堵塞、沟通裂缝,同时生成的N2也利于残酸的顺利返排。 2、热化学试验 将NaNO2与NH4Cl分别配成6mol/L的溶液,先取等体积的NaNO2溶液和NH4Cl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测定反应过程中初、中、终温度,并记录初时、中间及终点温度上升的时间。由NaNO2与NH4Cl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知,在常压下反应液温度在5min左右很快由30℃升至100℃,90℃以上温度可维持15 min以上。 在热化学处理反应体系中加入与其体积相等的A油田稠油后,观察混油液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知,混油液粘度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在15min内迅速的由320mPa.s降到100mPa.s以内,原油粘度下降幅度非常大,从理论上可以起到,保持甚至提升地层温度,降低原油粘度,防止注入酸液造成冷伤害的作用。 二、热化学复合酸液配方 结合理论分析可以确定热化学复合酸化液配方如下。 1、预处理柴油 柴油+6%互溶剂 2、前置常规酸 15%HCl+2%缓蚀剂+3%铁稳定剂+1%助排剂+3%防膨剂; 3、热化学处理剂 A剂:18%NaNO3+3%铁稳定剂+1%助排剂+3%防膨剂; B剂:14%NH4Cl+3%铁稳定剂+1%助排剂+3%防膨剂; 注:A剂、B剂入井前不得混合。 4、互溶盐酸 20%HCl+5%HAC+2%缓蚀剂+3%铁稳定剂+6%互溶剂+2%助排剂+3%防膨剂 5、后置常规酸 15%HCl+2%缓蚀剂+3%铁稳定剂+1%助排剂+3%防膨剂; 6、活性水(用于试挤、隔离和顶替) 清水+3%KCl+1%助排剂 注入顺序:(在热处理剂注入前后需要加1~2m3的隔离活性水。) 柴油预处理→前置酸→热处理A剂→互溶盐酸→热处理B剂→互溶盐酸→后置酸→顶替 三、现场应用 ZG6井主力层位为沙一段1147-1165m处,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油斑生物灰岩,生物以介形虫为主;含油不均油质重,属特稠油油藏。该井2005.5.19日由于供液不足间开,2006.3.6日停井,由郑6-1井和郑6-3井注气恢复液面,日注量5000t/d。该井岩屑录井等解释为灰色稠油斑生物灰岩,原油粘度4089mPa.s/80℃,故酸化工艺方案考虑采用交替挤注热化学处理剂和酸液的方式对地层进行酸化改造,改善地层流动条件,降低地层流动阻力。2006年7月8日对该井进行了酸化,共注入柴油10m3,前置酸10m3,热化学处理剂24m3,互溶盐酸56m3,后置酸9.6m3,施工排量2~2.6 m3/min,泵压5-16MPa,停泵压力8.4MPa。压后放喷、返排,并与2006年7月15日恢复生产,稳产至今,平均日增液13.7t,日增油5.7t。 四、认识与建议 1、热化学实验的研究表明,利用稠油热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降低稠油粘度,同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也利于残酸的返排。 2、通过注入热处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