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小拱棚草莓斜纹夜蛾发生及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小拱棚草莓斜纹夜蛾发生及防治

福建小拱棚草莓斜纹夜蛾发生及防治近年来,福建草莓生产迅速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而当地农民为了便于管理和运销,将草莓大部分种植在村落周围和公路两旁,与蔬菜混作在一起,为斜纹夜蛾提供了丰富的寄主,加上受小拱棚温室小气候的影响,斜纹夜蛾世代周期缩短、产卵量大,已成为福建草莓为害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此,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福建省草莓主产区(蕉城区七都镇、福安市溪柄镇、霞浦县松城镇、罗源县松山镇等地)建立观察田,一方面对小拱棚草莓斜纹夜蛾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观察,另一方面在防治上进行了综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多年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形态特征 斜纹夜蛾【Pr0denia/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N0ctuidae)。别名为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 成虫体长14~16 mm,翅展33~35 mm,头、胸、腹均深褐色,额有黑褐色斑,颈板有黑褐色横纹;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有暗褐色丛毛;前翅灰褐色,基线、内线褐黄色,后端相连,斑纹复杂。雄蛾前翅带有黑棕色,径脉和中脉基部褐黄色,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和肾状纹之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有3条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肾纹中央黑色,内缘淡褐色,弓形,外缘内凹,前端为淡褐黄色齿状,后端淡褐黄色:后翅白色,无斑纹,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光泽。雌蛾前翅外线与亚端线间不明显并带紫灰色;后翅白色半透明,翅脉及端线褐色。 卵扁半球形,直径0.4~0.5 mm。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色,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块状,每块卵有3~4层,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在24±1℃下经87 h左右孵化。 幼虫体长35~47 mm,头部淡褐色,胴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有黄土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蓝色。从中胸至第9腹节在亚背线两侧各有一黑点,气门黄色,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 蛹长约15~20 mm,赭红色,腹部背面第4至第7节及5至7节腹面近前缘处密布圆形小刻点。腹部末端有1对弯曲的粗刺,刺基分.开,尖端不成钩状。气门黑褐色,椭圆形隆起,前缘宽,后缘锯齿状,其后有一凹陷空腔。 发生特点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的害虫,各虫态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湿度为75%~85%,在33~40℃高温下活动仍基本正常,在温暖潮湿的季节为害最重。幼虫发育适温为25~30℃之间,低于20℃发育速度降低:斜纹夜蛾抗寒力很弱,冬季低温冰冻易死亡,在0℃以下低温时间长基本不能存活。发生为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草莓、葡萄、苹果、梨、蔬菜等99科290多种植物。在福建小拱棚条件下(棚内温度一般在5℃),一年发生6~9代,世代重叠,可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在草莓上多在3~5月(越冬代和第一代)和10~12月(六、七代)大发生为害。 斜纹夜蛾成虫寿命一般7~15天,短的3~5天,长的可达20天以上。成虫白天不活动,躲藏于草莓植株茂密处的叶丛中、土缝下及其他隐蔽场所,黄昏后取食飞翔;飞翔力极强,一次可飞数十米远,高达10 m以上,可异地迁徙为害。成虫对光和糖醋酒液有趋性,产卵前期需补充营养,取食糖蜜。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草莓植株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幼虫取食草莓叶片、花营、花及果实。 斜纹夜蛾幼虫在福建小拱棚条件下一般共6龄,少数为7龄或8龄,幼虫各龄发育历期随着虫龄增长而延长,一般为2~3天,6龄幼虫发育历期最长,为4天。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丝飘落。3龄前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仅取食叶肉,被害叶片仅残留上表皮和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被啃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将整叶食光。4龄后进入暴食期,出现背光性,晴天白天躲在阴暗处很少活动,黄昏出来取食,黎明前又躲起来,阴雨天也有少数爬上植株取食,一般以晚上21:00~24:00为害最重。大发生年份幼虫将一块田草莓植株吃光后,再迁移到其他田块继续为害。幼虫老熟后,入土造一卵圆形蛹室,在其中化蛹。化蛹深度与土壤质地、土壤干湿度有关。一般在土下1~3 cm处化蛹,如土壤板结,则在枯枝落叶下化蛹。蛹期在日平均温度29.2℃时为8~11天,23.6℃时为10~17天,冬季蛹期较长,一般为20天以上。 草莓的生长情况、小拱棚内的小气候、土壤湿度对斜纹夜蛾种群发生数量影响很大。水肥条件好、草莓生长茂盛的田块,虫口密度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对卵孵化有利;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对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均不利;2龄前如遇暴风雨则大量死亡;蛹期遇大雨,田间积水,蛹易霉烂,影响羽化。 防治技术 草莓植株矮小,开花至果实成熟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