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庆文化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端午节庆文化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摘 要 端午节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包含着科学的生活知识和深邃的优秀思想,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独特的教育资源。与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我国端午节庆大学生表现存在多种不足,启示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深入分析我国端午节庆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高校、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探析端午节庆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方式,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 端午节庆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庆典活动,涵盖着中国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心理特性、国民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承载着人民对于忠孝等国家民族意识、仁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比较韩国、日本的“端午节庆”,我国端午节庆呈现出形式化、商业化、简单化,大学生也表现得熟视无睹。只有借鉴国外的节日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我国端午节庆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寻找大学生端午节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途径,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同时新的途径推动为端午节庆带来新的发展。
1 端午节庆的由来、民俗及教育价值
1.1 端午节的由来和民俗
端午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关于起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今天广为流传的主要有三类,一是纪念人物(伍子胥、越王勾践或曹娥),二是源于节气(三代夏至节和五月恶日驱避),三是图腾节日(古越民族图腾祭)。在两千多年的演变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的人民创造了缤彩纷呈的民俗活动,传承了可歌可泣的思想。
从节气的角度看,端午处在仲夏之月,恰遇季节面临重大更替,为了顺应大自然时序的变化,人们采集草药,缠五色线,吃粽子,喝雄黄酒,出游,龙舟竞赛等等,主题在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消除引发疾病的神秘邪气,加之传奇的历史故事,后来发展为纪念古代圣贤(屈原、伍子胥或曹娥),发扬他们的高贵情操和高尚品格。
1.2 端午节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端午节庆的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它覆盖的地域广,受众多,为实施大学生亲自感受节日文化创造了条件。自2008年正式执行的端午节放假制度,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时机。
1.2.1 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承载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楚国忠臣屈原一生的写照,相传他因为担忧国家之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汩罗江自尽,老百姓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找寻,无果。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人们划着龙舟,敲锣打鼓赶鱼虾,并向江里丢准备好的粽子、鸡蛋等食物喂给鱼虾,更有老医师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了蛟龙……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五月五日,每年的此日为了纪念他,同时警示那些当政的人要能区分奸佞小人与忠贞志士,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汉代五月五日有一个特殊的官方礼仪,皇帝令郡国召集百官,赏赐衣服,端上袅羹,即猫头鹰汤,古人认为猫头鹰吃自己的母亲,是“恶鸟”,“以其恶鸟,故以此日食之,盖欲灭其族类也” ,皇帝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暗示恶行、奸臣的下场,警示臣子们必须效忠国家。获赏的大臣纷纷作诗表达立场,“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字里行间感于皇恩浩荡,发誓终身廉洁奉公,为国家保持一颗赤诚之心。①
端午的重要活动是送瘟神,五位瘟神的前身是擅长治疗瘟疫的游方郎中,后被民间奉为司瘟疫之神。传奇故事感人至深,以秋瘟赵公明为例,他诚信为本、聚财有方,体恤民情,驱瘟除害,疏财救国而深得百姓爱戴。五月初三是“劝驾”仪式,在高跷、秧歌、狮子会的伴行下,众人抬着瘟神像在主街道游走,瘟神所到之处,更有善男信女谦恭跪拜,祈望祛除疫疾、发财致富,国泰民安。
1.2.2 源远流长的中药生活理念,宣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权
五月五日接近夏至,这一时期,毒蛇、蚊虫等有害动物开始繁衍孳生,瘟疫也开始流行。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为了应对时节的变化,古人采用“以大自然的正气克大自然的邪气” 之策,其中,中草药的利用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是施用艾草: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和污浊,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二是佩香囊:香包施以雄黄、朱砂、艾叶等,佩在胸前,挥发的特殊香气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达到提神强身之功效;而蚊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清爽神志的作用,香囊因制作精美,成为端午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三是采药:这是端午最古老的一大习俗,因地上部分的一些草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pdf VIP
-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防治演示文稿.ppt VIP
- GB50164-202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docx VIP
- 文旅项目景区景点城市农文旅融合项目稻田主题策划规划方案【旅游】【文旅】【农旅】【文旅规划】.pptx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英文版).pptx
- 心血管科中医护理课件.pptx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课件.pptx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及.docx VIP
- 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局部修订.doc VIP
-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XX50164-2011正文精华版.doc VIP
文档评论(0)